楊娟沒有寫關于長云的態度問題,只提了一下讓長云留下看著嫁妝,那是因為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寫,自己的義妹很聰明,應該會發現其中的問題。
而凌霄不負楊娟的期望,很快就看透了其中的事情,另外她看到滿腹憤怒的長云,也發現楊娟為什么會讓她跟著來。
長云說起來和楊娟的年紀相仿,屬于那種愛憎分明的人,心智上屬于那種想的不太多的人,如果換成是長云的話,只會想著如何好好發泄一下被人強壓后的憤怒。
在凌霄看來長云這人不壞,但想的簡單了點,想著怎么發泄自己的不高興,甚至發現凌霄有離經叛道的想法后就想著和凌霄有了共同語言,應該兩個人一起大罵一番薄情郎李二郎。
不錯凌霄對李二郎的行為深惡痛絕,但她也很清楚這個時代的人遇到類似的問題,大都會是楊娟那種方式處理問題,而她的思想反而是非主流。
這也是為什么凌霄不怎么愛冒頭的原因,她的想法在古人眼里根本就是離經叛道,既然如此她不怎么愿意出頭。
誠然凌霄看不上李二郎,但降妻為妾這件事輪不到她出頭,在某個程度上說她沒有權利去抱打不平。
李二郎之所以會娶后來的妻子,說到底是為了借勢。楊家無法給予李二郎這種勢,才不得不退讓一步。
顯然長云沒有看出來其中的問題,一味以為自家娘子受到了委屈,楊娟的確很委屈,但如果真的不肯退讓,被夫家人弄死也很有可能,不要高估人性。
作為當事人的楊娟腦子很清楚,她因為未來的形式還要跟著李二郎,雖然男人也許會對她有些愧疚,但絕對不會樂意看到楊娟心里帶著怨尤。
在他眼里只要自己登上大位,自然可以給被虧待的女人以補償,如果女人自己看不透,怨天尤人的話只會折了自己的福分。
大概男人會以為他身邊的女人們一個個都是賢良淑德的典范,而不是一個個活生生、有著自己思想的人,她們會生氣,會嫉妒。
事實上如果不是楊娟很清楚自己的未來沒有第二條路,她只怕是直接走人,難道這天下就只有一個男人可她知道李二郎的發展情況后知道自己沒有別的路,只能走下去。
她決定要把那一口氣咽下去,告訴自己不要氣,這就是自己的命,只要人還活著,就會有一定變數。
原本就只以為自己能夠成為官夫人就很不錯,如果李二郎一步登天的話,就算是妾室也是高高在上,她不得不考慮怎么會對自己最好。
那個男人不會為她考慮,兄長要為楊家考慮,她要是不好好為自己打算一二,將來吃苦頭的人必然是她,因此她才會讓長云帶著最寶貴的嫁妝投奔凌霄。
絹帛上沒有多寫什么,但凌霄很快就猜出來其中的事情,自然不會吃飽了撐著勸楊娟放開,有什么好勸的
還不如早早面對現實為上,這是兄妹兩個人幾番思索后得到的答案,說多了反而遭埋怨,因此凌霄也就不打算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