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長最不怕幫的,就是聰明人,特別是宿老二這種有眼光的聰明人。
“不過”
忽然,宿傲白話鋒一轉,表情略有些不好意思。
“村長叔您和大伙兒這會兒這么幫我,我卻沒辦法留你們吃頓飯,我這身上再也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報答你們今日對我和二娘的恩情啦。”
他的眼神里滿是感激和愧疚,王村長不由笑出了聲,真是一個老實孩子,其實他們今天也沒幫什么大忙,讓宿老二被趕出家門不說,還沒分到什么值錢的東西。
可這孩子心眼誠啊,人家對他好一點,他都記在心里,反而會因為自己沒能給一點回報,就為此無比愧疚。
王村長也喜歡知恩圖報的人,他覺得以往沒什么存在感的宿老二更順眼了。
別小看一個村長的喜好,王村長對他們爺倆釋放的善意,足夠決定他們之后一段時間在村里的生活狀況。
當然,在宿有文還是秀才的情況下,王村長也不會為了對他的那點善意而和老宅那邊鬧翻,之后宿有文要是更進一步,包括王村長在內,今天幫助過他的這些人,也有可能會變個臉色。
但這是人之常情,就如同李氏在撕破臉時的想法一樣,只要宿有文站的夠高,沒人會為了被她趕出家門的兩家廢物而與她作對。
所以想要這份善意一直保持下去,宿傲白必須站的比宿有文更高,更高
分家的時候,二房分到了一口小缸,小屋旁邊就有一個小塘,里面是山上流下來的活泉水,村里的飲水大多都來自這個活泉里面。
此時小缸里的水也已經被人挑滿了,宿傲白雖然沒有足夠的糧食做一頓飯感謝大家的幫忙,可還是讓閨女二娘拿出了他們分到的所有碗碟,爺倆親手給每一個幫忙的鄉親們倒了一碗活泉水解渴。
“本來應該備點粗茶淡飯,可我現在的情況,大家也是知道的,所有的感激只能暫時用這碗水代替,等我養好了腿,掙到了錢,一定會報答大家今日的恩情。”
其實他現在這情況,什么都不給也是說得過去的,大伙兒來幫忙,不就是覺得他可憐嗎,要是真的圖那點小恩小惠,捧李氏的臭腳可能來的更快一些。
但宿傲白現在表現出來的態度讓人高興啊,誰不希望自己的善舉被人記在心里呢,是恩不圖報,那是圣人,而他們都是俗人。
不管將來宿老二能不能出息,能不能兌現自己今天的承諾,就憑他這碗水,這句話,都叫大伙兒高看他一分。
以前那個沉默寡言的宿老二的形象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經歷了驟變后重獲新生的二娘他爹,是擔起一個家的當家人。
宿二娘也覺得她爹不一樣了,一雙大眼睛緊緊盯著身邊的這個男人。
她喜歡現在的爹。
“二娘,爹去一趟李大夫家。”
在其他人走后,父女倆獨處一屋,反而不知道該怎么交流了。
原身對這個女兒并沒有太深的感情,和絕大多數古代男人一樣,他只負責干活,兒女的照顧都交付給家中的妻子,因為他媳婦難產去世的緣故,二娘小的時候,其實是原身大嫂帶的,再大一些,二娘就搬去了大堂姐宿元娘那屋,再加上古代男女限制,即便是父女,關系也不親密。
以前二娘覺得她爹嫌棄她是個閨女,不喜歡她,以及后奶時常在家念叨她克死自己生母,是個喪門星,她覺得她爹可能也是這么想的,對這個父親更是生疏。
現在不一樣了,她知道她爹是愛她的,以前的隱忍,很多也是為了她將來嫁人以后能有個依靠。
可即便知道了這一點,要讓二娘立刻和她爹熟絡起來,二娘也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