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報道第一天學校邀請了學生家長一塊參加,但也存在一些家長實在是太忙抽不出身的情況,一般這種時候,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會代替父母到場。
火箭一班里就有四五個學生是這種情況,因此宿憶星身邊跟著奶奶,在這個大環境下并不突兀,反倒是祝熙寧,父母不在場,其他親人也沒陪同的情況實屬比較罕見了。
據她的說法,她父母都是商人,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的爺爺奶奶和姥姥都已經過世了,唯一在世的姥爺,也早已經被舅舅一家接到國外共同生活。
現在家里就只有一個保姆照顧她的生活,因此開學典禮,也只能她一個人參加了。
看得出來,祝熙寧的家里的經濟條件應該很好,可是父母都那么忙,從小將她帶大的爺爺奶奶相繼去世,一個人跟保姆住著大別墅,到底是快樂還是孤單,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因為是剛開學,老師并不打算換座位,宿憶星就這樣和祝熙寧成了同桌,在祝熙寧的主動示好下,兩人漸漸成了不錯的朋友。
一塊學習,一塊去食堂吃飯,在日常的相處中,宿憶星也在祝熙寧的身上發現了很多與她相似的愛好和習慣。
比如都不喜歡吃香菜、蔥、姜、青椒等味道比較大的食物。
不過因為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緣故,宿憶星雖然不愛吃,卻還是會皺著眉將那些她討厭的食物吃下去,畢竟食堂的飯菜很難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口味,做肉菜的時候為了去腥味,幾乎都會加蔥姜,而煮湯的時候,也會用蔥提香。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食堂的大師傅似乎特別喜歡青椒,高中食堂的菜色本來就少,往往大半都是加了青椒的菜肴。
青椒炒肉絲,虎皮青椒,青椒塞肉,加了青椒的地三鮮有時候實在沒得選了,也只能點一道帶著青椒的菜,然后皺著眉頭吃完。
這一點上,祝熙寧和她很相似,雖然不愛吃,但為了不浪費,也會將那份菜吃的干干凈凈,一點都不像是富家小姐。
除此之外,她們都喜歡用水泡飯,這是宿憶星小時候開始養成的不好的習慣。
遇到當天的菜色都不愛吃的時候,就往飯碗里倒水,然后和飯攪散,這樣一來,幾乎不需要怎么咀嚼,就能三兩口把飯“喝”完。
這種吃飯的方式其實很傷胃,被院長奶奶看見了,保準對著她一通碎碎念,可宿憶星習慣了這種吃法后,反而覺得水泡飯的味道更好,要是有點條件,用湯泡飯,滋味就更棒了。
現在二中每個月往她的飯卡里充八百,在一個月里面沒用完的話這些錢也是無法取出的,高中的飯菜價格比較便宜,因此宿憶星在伙食上難得大方起來,幾乎餐餐都會要一份湯,澆在米飯上,這樣一來就又可以節省一些吃飯的時間,多一些時間做習題了。
一開始的時候,祝熙寧還勸了勸她,她的說法和院長奶奶一樣,都是覺得這樣的吃飯方式對胃不好,她還說,現在她年輕,可能顯不出來,等以后胃潰瘍,胃出血了,她肯定會為了今天的放縱而后悔。
宿憶星知道對方也是為了自己好,但她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嚴重性,只是對祝熙寧說,這高中三年她想要節省一切可以節省的時間,考一個好大學,等她上了大學以后,就會改正這個不良的飲食習慣。
祝熙寧當時猶豫了一下,沒過多久,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她感染了,也開始偶爾用湯泡飯。
宿憶星覺得她有趣極了,端著一碗湯,一臉好想這樣吃,但又覺得不對,不想讓自己這么做的糾結表情。
還有就是做筆記的方式。
宿憶星有些強迫癥,她不喜歡將筆記做在課本上,她喜歡保持書本原本干凈整潔的模樣,于是每一門課程,她都會額外準備一個筆記本,并不需要多貴,那種學校門口小賣部賣的五毛錢一本的摘記本就好了,然后對應每一課、每一頁,每一個知識點,在筆記本上做摘錄。
祝熙寧也有這個習慣,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她的經濟更寬裕些,會買更好一點的筆記本。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許許多多相似的愛好和習慣,要不是祝熙寧長著一張和她完全不同類型的面孔,看著身邊的這個女孩,宿憶星都會恍惚間覺得看到了另一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