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嘉率先站上去做了個示范“阿淵小哥,你們一起上來吧,那幾個客人被安排居住在了十樓,我們需要乘坐藤蔓電梯上去。”
生命樹、藤蔓和電梯。
機械和自然突兀卻又融洽的結合在了一起。
藤蔓的尾端被刻意操控成了拱起的平臺模樣,阿嘉站在最邊上的位置,手上拉起一條只有小拇指粗細的小藤蔓,祈無淵三人就感覺到了藤蔓電梯正在開始上升。
郁北有意無意地護在祈無淵的身邊,藤蔓電梯很快就停了下來他們抵達了十樓。
遮蓋著樹干的樹葉自動散開,十樓的面貌浮現在幾人面前。
放眼望去,一層直徑大約在千米左右的樓層從最遠處的巖壁一直延伸圍攏到生命樹前一圈的透明建材中。
巨大的空間被最常見的機械外殼擋板隔離成了密密麻麻的隔間,每間屋頂上還盡量用規整的外殼板遮蓋著,讓隔間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正經的家。
直到現在也不難想象出基地里最開始的簡陋面貌,定睛一看,家家戶戶不僅都用這些堅硬的機械材料搭建了屬于自己的小家,更是在幾十上百年的時間中不斷改進,加入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將他們的房子重新加固、隔音。
受制于技術和資源問題,人類基地里的房子看起來都像是簡陋的隔間,但是仔細一看,又可以感受到這些屋子因為使用了從機械城里流露出來的資源,搭建出來的房屋意外堅固。
還能從這些密集坐落在一整個樓層的建筑群落中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審美。
每個遮蓋著屋頂的隔間狀的房屋上,都會在側面或者頭頂的屋檐上裝著各種各樣的燈條。
應該是從機械城邦里被處理出來的時候就沒有卸下的東西。
各色的燈條在位于地下的人類基地中散發出柔和光芒,這些五顏六色的光源在基地里發揮的作用和機械城邦中單純用來裝飾的風潮不同。
所有的燈條在人類基地里,不管有多花哨都只有一個充當著照明光源的作用。
阿嘉帶著祈無淵幾個人在巷道間穿梭,基地里的人口密集,他帶著淵魚小隊的三個人從側邊一個十分隱蔽的通道向內走去。
順便在路上說了這些建筑和燈條的事情。
反正狩獵小隊撿到這些這些帶著發光燈條的金屬建材的時候,這些燈條都是自帶太陽能日光發電功能的東西,非常適合在基地中使用,只要白天的時候有日照就可以了。
恰好他們白天的時候,除了基地的一、二樓外,每個樓層都能照到太陽。
聽了阿嘉的話后,郁北抓住其中重點“每層樓都可以找到太陽”
阿嘉撓了撓頭,邊走邊說“老師說過,生命樹是植物,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照太陽,不然生命樹的樹葉就不綠了,生命樹會生病的。”
“而且老師還說,人類也需要照太陽。”
“所以”
伴隨著阿嘉的聲音,基地最頂部一連傳出三道“滴答”聲。
幾個人抬頭可以望到十樓的天花板上均勻分布著一些用來照明的暖白色路燈。
這會的時間才剛到早上五點半,就已經可以看到有不少居民從自己的屋子里走出來開始一天的活動了。
一向最安靜不下來的小孩們更是早早地就吃完早餐在結伴上學的路上打鬧起來。
基地里的人們作息非常規律,大多數生活在基地里的人都遵從著類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
特殊的“滴答”提示聲音讓很多人都聽見了,就像是一道鬧鐘,將基地里大部分的人都叫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