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琴多。”幽靈先生聲音低沉地說,“他們顯然有自己的目的。”
琴多想了一會兒,然后他望向了幽靈先生,狡猾地說“您肯定已經猜到了,快告訴我吧,求您了。”
幽靈先生失笑,他提示說“想想格雷森事件”
“格雷森事件怎么了”琴多狐疑地說,“那都是一年以前的事情了那幅畫”
幽靈先生點了點頭。
琴多沒有直接參與過格雷森事件,許多信息都是后來才聽聞的。他仔細地想了一會兒,但還是搖了搖頭,他說“您還是別為難我的記憶力了。”
幽靈先生便說“還記得克拉倫斯德懷特的研究課題嗎”
“什么”琴多下意識說,然后他想了起來,“復制時軌”
克拉倫斯德懷特在歷史學會曾經參與過不少課題,包括封印物、包括復制時軌、包括復現“信徒向神明祈求力量”的儀式。
在格雷森事件中,博林埃爾加和克拉倫斯德懷特,需要利用那幅蘊藏著胡德多卡力量的畫作,將腐敗的東西變換成美味的食物。
但是,單純一幅畫根本不可能支撐起一整個工廠的運作。他們需要更多的畫。
于是,克拉倫斯德懷特就主導了一個“復制時軌”的課題。
盡管在歷史學會那邊,這個課題的結果是不了了之,并沒有得出“太合理的結果”,但是他們后來的調查結果表明,克拉倫斯當時其實是成功了,至少是成功了一半。
他的研究成果就是,針對那些“經人創作”的時軌,比如畫作、文字等等,如果人們完全不抗拒時軌所攜帶的污染,反而主動接受污染的侵襲,那么就可以通過描摹、仿制的方式,復制出一個近乎類似的時軌。
就仿佛人類的靈魂成了印臺,可以將一個時軌的力量轉移到另外一個時軌。
埃米爾在米奈希爾博物館里的臨摹行為,就顯然很符合這個課題的相關描述,以及當時克拉倫斯他們的所作所為。
或者說,是埃米爾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復制”了那些畫作的力量。
“但埃米爾真的能做到嗎”琴多有些懷疑這一點。
陰影信徒讓埃米爾去臨摹的畫作,肯定不是什么簡單的東西。那很有可能是阿特金亞的樂園中收藏的,或者陰影信徒們收集的,關于這十三位舊神的畫作。
換言之,那些畫作中很有可能蘊藏了神明的力量。
以埃米爾這個年輕男孩的力量,他真能安安生生地將所有畫作都完成嗎
“一方面,他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臨摹什么畫作。無知成了他的保護傘。”幽靈先生低聲說,“另外一方面還記得嗎我調換了畫家利昂的那最后一幅畫。”
幽靈先生其實并不知道那幅畫究竟描繪了什么。他并沒有看,認為自己沒必要冒險。
但是,剛剛埃米爾提及了“星星的漣漪”,那聽起來其實就挺符合畫家利昂的最后一幅畫的相關描述的。
無論如何,既然陰影信徒費盡心思,通過菲爾莫爾家族從格蘭特家族手中交換到畫家利昂的這幅畫作,那么他們肯定十分看重這幅畫,將這幅畫看作是自己計劃中的一部分。
因此,這幅畫會出現在埃米爾臨摹的那十三幅畫之中,也是相當有可能的。
當然,陰影信徒那邊恐怕并不知道這幅畫已經被幽靈先生提前掉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