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前格倫菲爾就已經說過了,借用神的力量的儀式的后果,不是那么美妙。可是從普通人到神明,這中間的過渡階層到哪兒去了
那些早已經泯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的超凡力量,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是天方夜譚。
可是在啟示者這里,他們卻真的可以將那些力量的復現出來。
“每一位舊神,都意味著一條力量的途徑。”格倫菲爾在筆記本上寫道,“我們把這些人稱為庇佑者,但意義恰巧相反,他們是受到彼時神明庇佑的人。
“正如啟示者一樣,我們是受到啟示的人,而非給予他人啟示。”
庇佑者與啟示者。西列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到這個世界的迷霧在他面前又消散了一部分。
舊神的隕落也同樣帶走了這一批受到神明庇佑的超凡力量者。
西列斯不由得恍神了片刻,然后他繼續低頭看去。
“庇佑者們踏上神明們為他們設定好的路途。而啟示者在許多年之后,也同樣跟隨著他們的腳步,如同小偷一樣,竊取著他們的力量。”
西列斯仔細地思索著這一句話。
“如同小偷一樣”。
這幾個字眼兒給了他突如其來的靈感。他想,這就是,舊神追隨者們如此敵視安緹納姆與啟示者的原因
不僅僅是因為那些捕風捉影的,關于安緹納姆“瀆神”的說法,更關鍵的是,舊神們已經隕落隕落就隕落吧,但是啟示者們卻在“竊取”庇佑者的力量。
好聽點說,那叫復現;難聽點說,那叫撬墻角。
這聽起來就不像是一種合理的力量體系了,更像是明目張膽的挑釁。
啟示者這種力量使用方式西列斯琢磨了許久,還是無法給出一個合適的評價。
最后,他也就拋開了這些想法,繼續研讀格倫菲爾給他的這本筆記本。
他大體介紹了幾種舊神庇佑者的力量體系。
比如苦行與靜默之神,布朗卡尼。不久前西列斯在看到那個學生社團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位神明。他所庇佑的力量體系,就是通過苦行、自省、孤獨的磨練,進而獲得心靈的力量。
苦行修士與“心靈的力量”。這是筆記本上的原話,但是西列斯沒太明白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力量。
作為與布朗卡尼的對比,格倫菲爾又提到了一位完全是布朗卡尼對立面的神明,貪食與暴欲之神,被稱為“晚宴的主廚”的貼米亞法。
貼米亞法的庇佑者們,自稱為“溺欲食客”。一個拗口的名字,但也非常明確地概括了他們的特點。
他們的修行方式就與苦行修士的截然不同。他們大多放縱、浪蕩、貪婪而驕縱,吃喝玩樂樣樣在行,并且格外極端。他們這種毫不內斂的氣場與苦行者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他們的最終能夠獲得的力量,同樣是“心靈的力量”。
格倫菲爾沒有在筆記本中仔細說明這兩種心靈的力量有什么區別,但是西列斯基于這兩位神明的描述,就已經對這種心靈的力量有所猜測了。
苦行修士的力量很有可能沒有那么強大的攻擊性,是個輔助;而溺欲食客的力量很有可能是通過不同的來勾動人心的弱點,進而擊敗敵人。
西列斯一邊若有所思地想著,一邊翻過了最后一頁紙,看了過去。
筆記本的最后一頁,是一個儀式的相關描述。
沉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