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專心閱讀起來,并且記錄著其中一些有效的信息。
按照阿奇博爾德的說法,他之所以知道奧爾德思格什文的存在,是因為他有一位朋友來自堪薩斯公國,并且這位朋友的家族從這個國家還僅僅只是一個城市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因此,這個家族中收錄了不少與堪薩斯城那個時代相關的資料文件。
這種古老家族在費希爾世界屢見不鮮。不過從堪薩斯遷移至康斯特的就較為罕見了。當然,也并不是沒有,比如布魯爾達羅的家族。
雖然布魯爾當時沒有明確說自己的家族為什么會遷徙至康斯特公國,但是西列斯對此有所猜測。
這個世界同樣有著安土重遷的風俗,并且與那塊土地根植的還有家族的榮譽與傳承,因而很少有家族愿意與原先的故土徹底斷開聯系。
如果有家族選擇遷徙,那必定是在原籍地發生了什么重大的變故。
阿奇博爾德在書中也沒有對這位朋友進行過多的介紹。他只是說自己與其從小就相識,因此常常在這個家族的藏書館中閱讀書籍,無意中就發現了一本未經出版的談話錄手稿。
談話的雙方,其中一名是這個家族的某位先祖,另外一名就是奧爾德思格什文。
這名先祖似乎是一位對底層居民頗為好奇與感興趣的貴族,于是在當時時常會跑去一些酒館,與平民喝酒或者聊天,并且了解他們的生活。
這本談話錄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的。
對于彼時的薩丁帝國來說,詩人以及文學家同樣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身份。因此,一名窮困潦倒的底層詩人,就引來了這位貴族的注意。
或許他本意是希望將這本談話錄出版的,但是不知道由于主觀還是客觀因素,這本塵封幾百年的談話錄手稿,最后被阿奇博爾德發現,并且反而利用在一本略微戲謔、嘲諷語氣的詩人傳記上。
西列斯對于霧中紀的文學了解不算太多,但是一些基本理論還是了解的。對于阿奇博爾德為什么會對詩人群體留下這種奇怪的偏見與印象,他或多或少有一些見解。
在霧中紀的一開始,當人們從消散的迷霧中逐漸重新拾起對生活的信心的時候,他們就不自覺恐懼、反感過往發生的一切。
他們專注于重建文明的事務之中,始終也不得不保持一種對生活和工作的極端投入。因為他們需要在那個時候生存下去。
過去的事情始終籠罩在層層迷霧之中。對于普通的城市以及鄉村居民來說,他們并不是那么樂意談論無煙之地、迷霧,以及那些被迷霧覆蓋著的土地和他們曾經的文明。
那些事情是被拋下的過去。
基于這種情緒,許多文學作品也因此被打入冷宮。
在近一兩百年,隨著人類生活的穩定與逐漸發展,人們才重新以正常的、客觀的態度審視過去的一切。恐懼也好、絕望也好,迷霧的確就曾經那么發生在這個世界上。
阿奇博爾德的譏諷語氣,以及對于詩人不務實事的反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霧中紀初期的這種心態。
不論如何,不同時代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觀念與想法。西列斯只是希望從這本書中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并且對過往某一刻一位作家的心態投去好奇的一瞥。
奧爾德思格什文與這位知名不具的先祖的談話,發生在詩人四十歲那年。按照談話錄中的一些說法,此時奧爾德思已經在堪薩斯城呆了將近五年。
"所以你為什么會來到堪薩斯城"
"因為命運的指引"詩人說,"我將此地選定為我的墳墓所在地。我的愛人也沉眠于此。"
"詩人說話總是這么神神叨叨的嗎"
"或許你不用將我當成詩人。我每天和你做的事情也沒有什么區別。"
"比如"
"喝酒。想念我的愛。吃飯。睡覺。在酒館和人聊天。除了我的愛,你恐怕也擁有其他一切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