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迪厄斯隕落之前,弗里蒙特生活的終極目標,就是以一種更為圓滿的姿態面對衰老與死亡。那就像是為他年輕時候的莽撞贖罪一樣。
可是,當他真的即將老去,準備深吸一口氣讓那死亡的冰冷寒意浸入自己的靈魂的時候,撒迪厄斯卻死亡了怎么說,死亡卻把他給拋下了
一個名叫科南弗里蒙特的男人的一生。不算序,這本書一共有十二卷。
第一卷到第三卷,講的是弗里蒙特年輕時候的事情。
第四卷到第六卷,講的是他被迫承擔起家中重任,從一個少年真正成長為一個男人的故事。
第七卷到第十一卷,漫長的五卷,講的是撒迪厄斯隕落之后,弗里蒙特逐漸從一個信徒的身份,轉而從事文學創作,以及至他死亡之前的一些事情。
在此之前,這五卷內容始終不知下落,隱藏在神秘的歷史迷霧之中。對于不少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至于最后的第十二卷,那是一卷總結,大體復述了科南弗里蒙特的一生,以及一些對他造成巨大影響的人與事情。
不過,不知道是否是弗里蒙特自身的想法,又或者是后人在重新整理編撰的過程中進行了篩選,總之,在這一卷中,弗里蒙特的"信徒"身份被大大地削弱了。
仿佛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生活在沉默紀中的男人。從出生、到成長、到衰老、到死亡,仿佛神明的隕落對他的生活沒造成什么太大的影響一樣。
可實際上,有那么一會兒,弗里蒙特距離撒迪厄斯是那么接近。
"我有時候感到,吾神是位與信徒十分接近的神明。袖并不喜歡離人們太遠,因為死亡這事兒離人們很近。
"當然,我十分清楚,這話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年輕的時候,吾神還在的時候,我不敢讓人知曉我的想法現在我也沒必要遮遮掩掩的。
"反正也不會有人找我麻煩,畢竟,吾神的那些信徒我都認識。代行者我都知道好幾個。他們都像是普通人,活在我們身邊,只是死亡的時候,他們才會與我們分開。
"死亡。死亡。
"我常常想,死亡會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經歷或許應該用這個詞來形容。我有段時間想死不能死,差一點死了也沒能躺進吾神的懷抱,再往后一點,我咬著牙讓自己不能死。
"再往后一點,比如現在,我也不能讓自己輕易死了,因為我已經活了這么久,總覺得就這么死了有些不甘心。況且,我再也沒有那個機會前往莫沙徹丘陵了。
"我的確聽聞一些吾神的信徒正在尋找丘陵。如同其他隕落的神明的信徒一樣。他們都想找到''樂園'',并且認為那里可能會存在一些與神明隕落相關的信息與線索。
"我不怎么贊同他們的意見。可能是因為我曾經對莫沙徹丘陵投去遙遙的一瞥。我總是想,即便神明隕落,但是,為什么死亡就要打擾那片''樂園''呢
"
"今日聽聞了一個消息,聊作文中補充。當然,我為這事兒做了些粉飾。
"總之,聽聞一位虔誠的信徒在今日逝世。他的家人卻與人吵了起來,因為不曉得去何地出殯。往常都是在他所信仰的那位神明的教堂,可是,神明隕落,教堂自然也沒什么人在。
"于是這尸體一直放在家里,現在天氣又十分炎熱,鄰居聞到了臭味,便與他的家人吵架,讓他們盡快下葬。可下葬又要葬到哪里呢
"這神明隕落之后的世界啊,滿是無奈與凄慘的哭訴,可已經沒有神明會回應這些話語了。這世界以沉默回應一切。這就是沉默紀。"
沉默紀。西列斯微微一怔。
他想,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的確也是用以解釋這個紀元名稱的說法。
這些紀元之所以被這樣命名,很多時候都是由神明與袍們的信徒牽頭的,畢竟這世界擁有神明,,而神明也曾經掌握著最大的話語權。
神誕紀、信仰紀、帝國紀。隨著人類文明逐漸發展與壯大,神明的信徒也掌握了一些權利。他們能夠給神明一些建議。帝國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