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西部的糧食外流,換回大量物資。
西部陡然富了起來,人多糧多,兵力也多了。
士兵雖然不管用,但壯膽。
農閑的時候,山崎拉著鄉團去開鐵礦。
帶著大宗師把鐵礦磨碎,交給各自的鐵匠。
種糧賣糧,練兵開礦,鍛造武器。
胡人再加兩件事情,一是回老家拉人,二是去南方搗亂。
充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
南方迅速凋零,但實力不足,不敢打西部注意,只能打東南的主意。
東南匪患迅速增加,讓東南頭痛。
轉眼三年過去,西部越來越強,其余卻沒什么大的發展。
北部人口相對最少,東北的人口也多不到哪里。
中部是人滿為患,東部則是連連水患,影響發展。
南部的人跑去西部當佃戶,要么去了東南當強盜,把東南攪得發展緩慢。
皇帝天天愁,只是想來想去,也沒有下定決心動手。
目前來說,還在可控范圍,一旦動手,就不一定能控制了。
因為打的是意料之外的劉子鏞,而不是劉子鏞他爹。
這事情鬧得,想必劉子鏞他爹也一樣頭痛。
所以,繼續忍。
又一年,中部出問題了。
“你說什么?造反了?”皇帝難以置信。
密衛統領拱手,“回稟陛下,多地出現暴民,還夾雜著許多江湖人。”
“為什么?怎么可能!”
“因為糧食。”
“糧食怎么了?”
“這個……”
“說。”
“盤剝,貪腐。”
“呃……”皇帝大概明白了。
他當年集中兵力,拱衛中部,造成中部安穩。
安穩的后果就是,不擔心出事。
如此就敢放心大膽的做些,平常不敢做的事情了。
比如,貪。
皇帝思索著研究奏折,對比密衛的報告,大致總結出了當下的情況。
中部權貴眾多,大家占了很多田地。
但花銷大,尤其是如今各地到處缺人,導致各地物產不豐,交易起來就是物少價高。
大家為了維持以往的規格,為了維持臉面,就只能靠賣糧食賺錢,而這糧食都是田里的。
如此,就盤剝佃戶。
而官府那邊,由于安穩,就把糧庫的糧食賣了,名義上是騰出陳糧換新糧。
結果遇上了不安穩的天災,新糧沒上來。
佃戶家都沒有余糧糊口,糧價還飛漲,大量百姓缺糧,這就迅速鬧起來。
想阻止,要么給糧,要么殺。
糧食是真給不了,除了西部有余糧,各地糧食都多,否則也不會買糧了。
皇帝很無力,一半是氣那些貪心不足,一半是感慨運氣。
防來防去,沒防住自己。
而鎮壓,讓活著的百姓迅速向各地逃竄。
不想餓死,就得快跑。
中部人口大量流失,可以說是百業蕭條。
現在不是打西部的問題了,是擔心西部打過來了。
皇帝琢磨著,把寧安王的封地還給他,以示聯手的意思。
目標自然是他兒子,西都的劉子鏞。
寧安王上書感謝,雖然沒說什么,但意思點到了,愿意幫天下安寧出一份力。
兄弟倆籌備,怎么打倒劉子鏞。
戰爭是不要想了,胡人大軍在那邊無聊的種地呢。
只有刺殺,只不過找誰去呢?
派人去東海拜訪閃雷劍,大宗師排名天下第三,劍客中的天下第一快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