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普天同慶。整個京城都張燈結彩、鑼鼓喧天,街上舞龍的、舞獅的,百戲雜陳,滿街鼎沸,百姓無不笑逐顏開。
相較于民間街市的歡騰、熱鬧,皇宮里雖也喜氣洋洋,可卻克制多了。
進宮參加宴會的勛貴官員大多都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可聲音都不會太過大聲。
稻花和蕭燁陽先跟著平親王回王府換了衣服,然后才與王府眾人一起進的皇宮,到的時候,太和殿已經快坐滿了,只有皇上和少數勛貴才沒到了。
太后抬眼看了一下平親王,笑問道“小九,你今天怎么這么晚才來”
平親王笑著回道“回母后,兒臣到燁陽莊子上小住了幾天,今天才回來,所以就耽擱了些時間。”
三皇子見皇上還沒來,趁機說道“我說過年期間怎么沒瞧見燁陽帶著媳婦來陪皇祖母呢,原來是跑去陪別人了。”
三皇子妃笑著接過話“聽說四季山莊里住著陽弟妹的師父,弟妹還真是孝順呢。只是弟妹可不能太厚此薄彼,也該多進宮陪陪太后才是呀。”
聽到三皇子妃提起古堅,稻花和蕭燁陽同時皺起了眉頭。
不想眾人注意到古堅,兩人都沒開口說什么。
太后掃了一眼三皇子夫婦,眸光有些冷。
小崽子長大了,竟敢拿她做繭子了
太后面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神色淡淡道“可能在燁陽和他媳婦眼里,哀家重要不過一個外人吧。”
“什么外人呀,誰是外人”
皇上洪亮的聲音響起。
看著健步走來的明黃身影,大殿里的人紛紛站了起來。
皇上笑著在龍椅上坐下,掃了一眼殿里的人。
太后和三皇子夫婦都十分默契的沒有再提起剛才的事。
皇上瞥了他們一眼,也沒有追問,笑著和大臣們說起了其他。
宴會、看戲、看雜耍,時間一點一點的溜走,天色漸漸黑了下來。
天一黑,就到了眾人最愛的賞燈環節了。
御花園里有專門搭建的賞燈燈臺,在這里,皇上以及官員們也可以像民間百姓那般猜燈謎、贏彩頭。
每年各地官員都會向皇宮進奉各式特制的燈飾,看著一盞盞精美絕倫、讓人眼花繚亂的燈飾,稻花心中不由暗贊匠人們的手藝高超。
突然,一股刺鼻的味道鉆入鼻尖,稻花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好重的磷粉味
稻花尋著刺鼻味望了過去,隨即就看到十來個太監一人手提兩串沒有點燃的燈籠朝著中央燈臺走去。
“蕭燁陽”
稻花趕緊扯了扯蕭燁陽的衣袖。
蕭燁陽見稻花面色不對,急切道“怎么了”
稻花連忙把自己的發現說了一下。
蕭燁陽剛剛也聞到了一點刺鼻的味道,不過他并沒有太在意,因為那味道很像是煙花、爆竹的味道,可聽稻花說了后,面色就變得嚴肅起來了。
“你別靠近燈臺,我去和皇伯父說一聲。”
說著,看向梅蘭梅菊,“照顧好少夫人。”
梅蘭梅菊一臉鄭重的點頭。
蕭燁陽給了稻花一個護好自己的眼神,然后就快步朝著皇上走去。
皇上距離中央燈臺的位置有幾米遠,楊成化、吳經義等一品大員陪伺在左右,蕭燁陽過去的時候,大家正說得熱鬧。
蕭燁陽低聲像皇上稟報了磷粉的事。
皇上聽了后,臉上的笑容不變,給了蕭燁陽一個不用理會的眼神,繼續和楊成化等人說著燈謎。
沒過多久,也不知是誰開了個頭,提出讓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幾個上燈臺猜燈謎。
看重起哄的眾人,皇上面上笑著,可笑意卻沒達眼底“就他們幾個,人太少了,燁陽也跟著去猜猜吧,對了,景輝、景榮兄弟也去,人多熱鬧點。”
聽到皇上讓蔣景輝、蔣景榮上燈臺,太后和承恩公、蔣世子臉色都有過片刻的凝滯。
被皇上親自點名,什么都不知道的蔣景榮是滿臉高興。
而蔣景輝眼中卻劃過一絲著急和擔憂,這段時間祖父和父親在忙活什么,并沒有瞞著他,可就是因為知道得多,他才越發的害怕。
看著已經朝著中央燈臺走去的大皇子幾人,蔣景輝咬了咬牙,祖父和父親已經動手了,他不能掉鏈子。
想到這里,就毅然帶著蔣景榮走向燈臺。
“記住,等會兒不許觸碰任何花燈。”
蔣景輝低聲囑咐了一句庶弟。
蔣景榮滿臉疑惑,剛想開口詢問,蔣景輝已經上燈臺和大皇子幾個匯合了。
這邊,四皇子妃見稻花一人獨自站在角落,想著兒子的命是被她所救,便起身走了過去。
稻花看到蕭燁陽也上了燈臺,心一下就緊張起來了,根本沒注意到走過來的四皇子妃。
“陽弟妹”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