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昌登基后,夏朝便開始從根子上腐爛了。
這種情況若是放在其他國家,即便是北魏和劉宋,估計當朝的統治者也早就被推翻了。
而夏朝的統治者們之所以還能這么有恃無恐,只因為兩點。
其一,北方第一城,統萬城。
此城取“一統天下,君臨萬邦”之意,乃是大夏國皇帝赫連勃勃還在位時,動用了十萬余人的勞力,耗時四年多才修建完。
論規模,統萬城分為東、西、外三城,占地甚至大過長安城。
論防御力,這座城高八丈,厚則達五丈,每面城墻皆建有給弓箭手隱蔽射箭的“馬面”,易守難攻,更甚過平城。
而若論堅固度,當初筑城時,夏人就采用“蒸土筑城”法,一面城墻造完之后,就如一塊完整的白色巨石,沒有一絲縫隙。
而且城墻的驗收也極其嚴苛。只要城墻能用錐子鑿入一寸,就將負責該部分的匠作殺掉,且埋入城墻中。據說因為死得人太多,那城墻至今還時不時會傳出鬼哭聲。
就是因為有這么一座不可能被攻陷的堡壘,夏皇才絲毫不懼怕左右的強鄰環視,整日縱情聲色,恣意奢靡。
而第二個讓赫連昌底氣十足的原因,就是他有個好弟弟。平原王赫連定。
赫連定從小就已經顯露出領軍之才。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點,而被先夏皇赫連勃勃忌憚,赫連勃勃的幾個兒子里,他最不喜歡的就是赫連定。
原本赫連昌和赫連定就等著太子繼位,然后做個閑散王爺。誰曾想赫連勃勃會突然去攻打仇池,而且還把自己,連同太子和二皇子的命都搭進去了
此后年紀最長的三皇子赫連昌便繼了位。而身為新皇的親弟弟,赫連定這才有展露頭角的機會。
幾次對外小戰役的獲勝,讓赫連定積累了不少在軍中和朝中的威望。直接從一個不受待見的皇子,變成了軍權在握的平原王。
于是征討北涼,便毫無疑問地落在了赫連定的頭上。
赫連定起初并不贊成夏皇的決定。
北魏如今蠢蠢欲動,統萬城內已經抓到過三名北魏的細作。還不知有多少藏在更深處。北魏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種時候,搶奪玉璽并不是夏朝最該做的事兒。
可夏皇赫連昌雖然沒有繼承他父皇的才能,卻繼承了他父皇一統天下的野心。
自從得知玉璽現世的第一日起,赫連昌便著了魔一般想要占為己有。有一夜更是夢見有人將玉璽遞給他,他伸手去接,結果人就醒了,手也撲了個空。
赫連昌頓時暴怒,抽出自己的寶劍,親手殺了值夜的內侍和女婢。
然后提著血淋淋的寶劍,指著聞訊趕來的赫連定的鼻子道,“朕要定了這傳國玉璽你若是不將玉璽給朕取回來,朕便連你的頭也一同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