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笑著喚七弟坐到他床榻旁邊,并沒告訴劉義季自己是吃了嬴風給的藥,病情好了不少。
“你怎么會連夜進宮禁衛跟朕說的時候,朕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劉義季對政事向來有多遠躲多遠,可若不是重要的事兒,這孩子是不會貿然破壞宮中的規矩,落鎖后入宮的。
劉義季眨了眨眼,一臉頑皮的表情道“臣弟今日遇到了件極好玩的事兒。估計不一會兒,還會有人入宮求見皇兄。臣弟想著,總該讓皇兄先知道實情才好。”
于是劉義季隱去了檀邀雨的身份,將秦十二如何大鬧瑯琊王氏清談會的前因后果,繪聲繪色地講給劉義隆聽。他說得雖然聲情并茂,卻并沒有連帶著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單純將事情講出來而已。
劉義隆聽完,沉默了許久,才問劉義季道“你覺得,這個秦十二說得可對”
劉義季悶悶地不說話。劉義隆拍了拍他的肩膀哄道“說吧。這里沒有旁人,朕想聽你說說看。”
劉義季這才嘟囔了一句,“一半對,一半錯。”
劉義隆笑道“讓朕猜猜,七弟說的對可是指清談誤國,錯可是指建康無人”
劉義季極不情愿地“嗯”了一句,認了下來。
劉義隆長嘆了一口氣,“氏族之所以不談國事,并不單純覺得談政事、國事庸俗。而是怕有人借機煽風點火。譬如這個秦十二,他今日在王家清談會上的這番話,怕是明日一早,就能傳遍整個建康城了。若是其他人也如他這般,說些背祖忘德,造謠生事的話,到時就難以收拾了。”
劉義季卻難得地回了一句,“若只是怕人說,便徹底不許談論。豈不是等同于諱疾忌醫臣弟倒覺得,與其讓他們這么空談,不如由朝廷出面,定下辯題,再派幾名大儒教導。這樣既可以利學,也可以利民,皇室和朝廷也得了好名聲。”
劉義隆思索片刻,贊許地點點頭,“不錯。你這倒是個好辦法。朕的七弟真是越來越能干了。”
劉義慶聞言立刻孩子般神氣活現起來,“既然皇兄也覺得我能干,我明日就去雞籠山挑戰那個五學館我就不信,憑他個小小的學館,能有通天的本事不成”
劉義隆笑著看著七皇子,被他這叉腰挺胸的架勢一逗,心情好了不少,身子也覺得輕快了些。兩個人正說著,外面有內侍小聲喚道“皇上。王弘、王華和王曇首三位大人在宮外遞牌子,說是有要事需要連夜稟奏皇上。”
劉義隆對劉義季笑道“瞧瞧,真如你所說的。這么快就來了。”
劉義季起身,“臣弟先行告退。”
劉義隆一擺手,“不用。就在這兒聽著。你也是當事人,若是他們言語中有何偏頗,你也能幫朕分辨。”
劉義季想了想,這渾水他已經趟進來了,不如一路到底。于是起身應“喏”,然后站到了劉義隆的床榻旁邊。
王家三位大人進來時,就看到這一幕。三人皆是一愣,顯然沒想到劉義季會在此。其實他們甚至都沒想到皇上會真的召見他們。畢竟皇上病了這么久,按理這個時間早該休息了。
王家的三位大人也是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不敢耽誤,這才連夜遞牌子。想著皇上若是歇下了,他們明天也能說自己昨晚是來過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