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影打這件事觀察到,除跳舞以外,助人為樂也能讓小凹體驗快樂,特別讓喻菁紀關注公益資源。
喻菁紀為小凹接的第二個公益活動是去兒童之家慰問小朋友。
兒童之家是余嫣慈善基金會下屬的公益機構,這家基金會以首富凌穆過世的妻子命名,影響力很大,狄影每年都受邀參加他們的慈善拍賣會,捐捐錢,捐捐物,親自做義工還是頭一回。
狄影獨自帶著小凹,沒有帶記者也沒有帶攝像,兒童之家的校長挑了幾個伶俐的孩子在門口迎接他,見來的只有狄影自己,無意識松了口氣。
“每次一有明星來,我都又感激又擔心。感激是這里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外界關注,擔心是明星都帶著記者,不管做什么都要拍照,臨走還要跟所有孩子一起合影。我們這里的孩子還小,怕他們長大成人以后,隱私被曝光,真的很為難。”
校長招呼大家跟狄影打招呼“孩子們,知道這是誰嗎”
幾個小孩異口同聲“小凹”
校長沖狄影尷尬地笑笑“我們這里的孩子也都喜歡看小凹的視頻,知道小凹今天要來,昨天晚上開始就不肯睡覺。”
接著又轉過去“孩子們,我問的是你們知道這位叔叔是誰嗎”
孩子們七嘴八舌“小凹的爸爸”
“凌霽哥哥的老公”
狄影意外聽到熟悉的名字“他們認識凌霽”
“當然,他每年都會來陪孩子們玩,這里人人都認識他。”
小凹在院子里陪小朋友們玩耍,狄影坐在校長辦公室,看著她從書架上取出大大的相冊。
“雖然不是很喜歡孩子被記者拍,但內部拍的照片還是蠻多的,為了給孩子們留個紀念。”
她翻到其中某一頁,指著極為醒目的一張臉“這張就是去年拍的,他跟你一樣,每次都一個人來,也不帶記者,我們之前甚至都不知道他從事什么職業,直到有一天在電視上看到凌霽的采訪,才知道他是演員。”
照片里的凌霽是狄影熟悉的面孔,興許是因為跟孩子在一起,冰冷的氣質大有收斂,只是單純的面無表情。
從角落的日期推算,這張照片拍攝在凌霽成名后,也就是他在山里拍戲那段時間。
狄影在校長的指點下往前翻,每一年都會有至少一兩張、多達五六張有凌霽參與的合影。
“凌霽呢,有空的時候就會多來幾次,但即使再忙也會在成立紀念日那天過來。紀念日在我們這里相當于過年,凌霽每次來都會帶很多禮物,孩子們年年都盼著他來。”
狄影從后看到前,仿佛逆著看完凌霽這些年。
“這是凌霽第一次來的時候拍的照片,他說在網上看到兒童之家的新聞,想來做義工。雖說事隔十年,可我對那一天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從來沒見過這么好看的人,二是那天正好是成立紀念日,你說巧不巧”
狄影推算了一下時間,十年前凌霽正好十六歲。
“之前您沒見過他”
“那么好看一個人,要是見過,怎么會忘”
校長為了證明她擁有不凡的記憶力,還回想起一個細節“那天凌霽臨走時,還捐了一百塊錢,說以后賺到錢會捐更多,你猜怎么著”
狄影聯想起在片場吃泡面的凌霽,猜不出來。
校長樂呵呵地翻出捐款冊,每一筆捐款都用手寫記錄在案。
“兒童之家有個匯款賬號,他有點錢就往里存一筆,最少的幾十塊的都有,多的是幾百上千的。吶,幾年前他一次性轉了十萬,我以為他轉錯了,當我問他的時候,他卻說沒有轉錯,自己賺到錢了,以后會賺得更多。”
狄影湊過去看,大部分轉賬都有小數點,就像一個人辛辛苦苦把攢下來的每一分錢都毫無保留地捐出來。
“我正替他高興呢,下一筆轉賬就只有47塊1毛5,還跟我道歉說只有這么多。我真不是貪圖他的錢,我看著這個轉賬記錄啊,就像看到這孩子這么些年起起伏伏,什么時候每一筆錢都多了,我就放心了,至少說明他過得很好。”
一群小孩子圍著小凹,狄影出來后大家一哄而散。
校長歉意笑笑“你剛來時見到的那種健康的孩子,在我們這里只是少數,大部分孩子不那么完美,他們很怕見生面孔,只有小動物容易讓他們放下戒心。感謝你肯帶小凹來陪孩子們玩,下次把凌霽也叫上,孩子們都很想他。”
狄影回到車上“這里好玩嗎”
小凹興奮地轉了個圈“吱吱”
“還想再來嗎”
“吱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