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到了那才發現之前未碰上面的郡丞朱泰與主簿李貿都坐于席中,前者體態微胖、神態祥和,像個寬容大度的老好人,后者身形瘦削,眼窩凹陷,留著一簇山羊胡子,瞧著十分精明。
在這一胖一瘦的搭配襯托下,倒覺得威嚴正肅的姜恪顯得有些儒雅了。
三位皆是長輩,姜舒躬身行禮,隨后問“阿父有事尋我”
“方才謝府來人傳話,謝愔邀你明日去府中做客。”
姜殊抬眉,立即反應過來,謝愔應該是試用過藥了。
他連忙問“除此以外,可還有說別的”
姜恪微微頷首,帶著幾分笑意地看向一旁的朱泰。
那位面容隨和的郡丞便問道“三郎君可否透露,你是如何說服謝七弦以一石百錢之價換糧的”
果然成了
姜舒也禁不住露出笑意,解釋道“這要多虧兄長說服崔氏低價出糧在先,謝七弦為人良善,聽聞此事后,便主動談及可以一石百錢之價換給郡府糧食。”
主簿李貿微微蹙眉“僅是這個原因”
姜舒也知道這個理由比較單薄,便又做出少年人爽朗的表情道“也或許,是因為我同謝兄聊得來。”
姜恪問“你與他聊了些什么”
“我知曉謝七弦病弱,常年不得出戶,料想其對外界之事必然好奇,恰巧我時常外出游樂宴會,便有意同他聊了許多山水美景與士族郎君間的風尚趣事,謝兄似乎很樂意聽我說這些,當時交談也算歡暢。”
這當然是假的,別說相談甚歡了,他連謝愔的面都沒見著。
反正當時的事情沒人知道,謝愔也答應了他不會把丹藥的事說出去,隨便他怎么編都行。
李貿仍存有疑慮。
崔銘身為昭南縣令處在前方戰線范圍,為自身安危所謀因而愿意以三百錢的價格出售糧食,這是合理的。
而謝氏尚且處在后方安全地帶,哪怕是為了面子好看,也完全沒必要出一石百錢這樣的低價
可看三郎君的神情坦然,話語條理分明,也不像有所隱瞞。
李貿疑惑了,難不成那位謝氏七郎因為病弱不出戶,還真被養成了不諳世事的純良之性
這可真是逐江謝氏之奇觀了
姜恪倒是沒懷疑自己兒子所說的話,當初在定策之時,姜殊就說過他的想法不一定能成,現在聽姜舒闡明過程,此計確實充滿一些不定數,然而終歸是成了。
有了謝氏與崔氏兩個先例,想必其余世家也該聰明些,否則等此事宣揚出去,他們怕是都無顏面出門。
小兒子剛表明志向,就做了這么一件利民好事,姜恪表面不說,心底卻很是驕傲滿意,口吻溫和道“與世家換糧之事既是由你提出,促成也有你一份功勞,便由你負責去做吧。”
“阿父”
“倉曹掾一職你可勝任”
姜舒心中驚愕,也表現到了臉上。
倉曹掾,這可是主管倉庫糧草的重要職位,放在后世,那起碼也是個地級市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