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猶豫少時,稍顯拘謹道“仆認為姜掾此計可行,然有弊端。”
“何處”
葛建瞄了眼姜舒的神色,見他確實沒有不悅之色,這才放心說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巽陽每日招收流民眾多,若是舉家老小前來聽課,不僅荒廢農桑,于糧庫損耗也太大。
“其二,還是同樣的問題,百姓數量太多,難以管理,若有懶人渾水摸魚,反復領取蒸餅,耗時耗力而無效果,同樣損耗甚多。
“其三,用蒸餅吸引百姓,百姓前來聽課的目的便是為了蒸餅,未必能靜心聽課。”
姜舒原本覺得自己的想法還不錯,聽他這么一說簡直漏洞百出,他問“那先生以為當如何”
“先生不敢當,姜掾可喚仆表字闌風。”葛建說,隨即回答“前二者要解決很簡單,亭有亭長,里有里長,流民之中亦可選出領頭之人。想要節省人力物資損耗,可以先召集這些領頭者,先行學習耕種之法,爾后由這些領頭負責教導底下百姓,如有遺忘,再去請教上級,如此既不會耽誤農事,管理起來也方便許多。”
姜舒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分級管理嘛
他也真是糊涂了,這么簡單提高效率的方法都沒想到。
葛建接著說“至于如何令民自愿前來學習,仆以為不必刻意設法引誘,只需在民間安插人手傳播此事,買通數人帶頭聽課,幾日下來,必有好奇之人前去聽課,屆時再定個授課期限,百姓發現此課有時限,且身邊街坊鄰里也在聽課后,即便再懶惰之人,怕是也沉不住氣。”
姜舒聽懂了“這是要鼓勵內卷”
“何為內卷”
“可理解為被迫競爭。”
葛建摸了摸胡須思索“如此形容倒也恰當。”
姜舒打量了幾眼對方寬厚的面相,心中生出一個想法,微笑道“闌風神思敏捷,心思周密,解決了我一個大麻煩。”
“姜掾謬贊。”
“我剛上任,手下還缺個書佐,不知闌風可愿屈就”
葛建驚訝地抬眼,對上姜舒安靜的笑容,明白他這話是認真的,一股喜悅情緒便不由自主地表露到臉上。
他的聲音因激動而變得顫抖“承蒙厚愛,仆愿領職。”
為自己招收了一枚得力助手,姜舒心情也很舒暢,有心想再看看后面還有沒有類似的人才可以招攬,然而他得趕去謝府赴宴,便只能將剩下諸事交由“答題面試官”,也就是他的副手倉曹史崔佺負責。
說來這崔佺與他也有些淵源,此人同崔銘一樣出自襄郡崔氏,雖頂著崔姓,卻是崔氏相當偏遠的一支,得不到本家重視,只能在郡中擔任一個小職位。
前些時日,因姜舒提出與崔景聲談低價換糧一事,姜顯突然想起此人,便將其提到了倉曹史這一職位上,盡管是小宗子弟,但畢竟是崔姓,這么做也算是給予崔氏的好處。
崔佺約莫也知曉自己升職背后的貓膩,因此對姜舒這個空降上司毫無怨言,讓他做什么便做什么,也不會質疑姜舒的決策,十分的老實本分。
姜舒對這位同僚相當滿意,他可不希望自己發布一個指令,屬下卻消極執行,有這么個聽從指揮的伙伴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