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這位張子房先生接下來交給他的東西也相當不一般。
他帶來的是三張白麻紙。
看到第一張圖紙上精細的手繪圖,姜舒頓時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上面畫的是弓弩,且是連發速射弩,可一次填裝二十支弩箭,連續發射的那種,堪比冷兵器中的機關槍。
再看第二張圖紙,姜舒又是一陣心跳加速,頭頂冒汗。
剛才那還是冷兵器,這一下就跳到了熱武器。
第二張圖紙畫的是鳥銃,也就是火繩槍。
不了解火器的可能會覺得這東西很落后,事實上,此物卻是現代步槍的原型,威力很大,使用年歲也很長,一直到抗戰時期,還有人在使用。
姜舒深吸了一口氣,翻開第三張圖紙。
因為有前兩張圖紙做鋪墊,當看到第三張圖紙上的火炮時,他已經沒有那么驚訝了,甚至還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看完三張圖紙,姜舒抬眸凝視張子房,問道“先生知道這些武器該如何制作”
在看圖紙時,他便發現紙上只有武器的構造圖與功能介紹,而無制作鑄造方式和材料配比等實際性的東西。
“既然能畫出圖紙,我自然知道要怎么做。”張子房口吻從容道。
“你為何會把它們交給我”
“我先去了兵營和兵曹,可惜長官不在,便有人提議讓我來找你。”
姜舒心道這位大概是看了論壇了,也不知什么時候起論壇上開始流行一句話有新發明就去找倉曹掾姜舒。
“事關兵器營造,我無權定奪,需要將這些圖紙交給府君看過,先生可愿跟我去見一見府君”
“自然沒問題。”
聞言,姜舒當即起身對張子房道“請隨我來。”
帶玩家去正堂見姜恪,這是首次。
一路過來,張子房神色悠哉,腳步不快不慢,時不時停下望一眼風景,也不在乎帶路的人急不急迫,讓姜舒時而覺得自己像在帶著一個親戚家的長輩參觀古建筑。
姜舒擔心待會兒對方以這樣的態度面見姜恪,會把那脾性嚴肅的老頭惹火,便提醒道“等會兒見到府尹,還請先生盡量恭敬些。”
張子房摸了摸胡子,笑道“自然自然。”
事實上用不著姜舒提醒,當走進正堂,對上端坐于案前的姜恪的眼睛時,張子房心底便陡然地生出一股感覺他們是同一種人。
同樣的奉獻一生為國為民,恪盡職守,鞠躬盡瘁。
只不過他們一個生于現代社會,一個生于古代亂世;一個須發斑白、面容蒼老,一個同樣老態龍鐘,外表卻披著層年輕玩家的皮。
張子房看到對方,就仿佛看到了自己。
兩人無聲相望片刻,張子房低下頭來,拱手行禮,態度鄭重道“在下張子房,拜見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