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聞言頓時提起神來,轉頭看到謝愔抬手去拿酒壺,似乎還真準備答應,便搶先一步開口道“郡丞不擅飲酒,不若我替他喝”
荀凌聞言看向姜舒,謝愔道“少喝一些,應當無事。”
姜舒搖頭“不行,你方才已喝過一杯了,我看著呢。”
謝愔只好收回手,臉上帶出絲絲笑意道“那便有勞府君了。”
荀凌視線在他二人之間轉了一番,語意不明道“府君與郡丞感情甚篤。”
姜舒聽了一笑“我與謝兄確實聊得來。”
旋即,他便給自己倒了杯酒,代替謝愔和荀凌喝了一杯。
喝過酒,接下來也該聊聊正事了。
在姜舒的預想中,此戰他們出力相當,如何分取功勞也比較清晰,便是他拿興郡之地,對方取端門之地。
雖說端門郡較之興郡要小上許多,不過他本就興郡太守,總不能把治地內的縣城給別人管理,況且此事是由他們主導開啟,稍微多取些功勞應當也不算過分。
誰知荀凌竟比他想得還要大方,直接問“不知令兄可愿做端門太守他若有意,我可代為向朝廷舉薦。”
姜舒心中訝異,對方這意思可是相當于把功勞全部拱手相讓了啊
顧不得直白與否,他挑了下眉問“都尉無意于此位”
荀凌耿直地搖了搖酒杯“提千兵,入死地,我善于此,理政務,治百姓,非我所長。”
說罷,他喝了口酒,爾后又看著姜舒提起嘴角道“府君將密陽治理得甚好,若令兄也有此才能,則郇州歸復可盼矣。”
姜舒聽懂他話中含義,忽感心間熱流涌起,隨后微微吸了口氣,口吻鄭重道“某盡力不令都尉失望。”
“不過”他總覺得這么做有點坑人家,還是忍不住詢問,“都尉當真什么都不要”
“我的目的此戰已經達成,其他暫無需求。”荀凌回道。
他的目的無非就兩個,一是離開白蘭陘,換個城池駐守,二是借攻打匈奴后方之計,暫緩匈奴前線進攻之勢。
如今目的一已然達成,至于目的二
姜舒兩日前得知消息,匈奴大軍已經攻下了上平郡。
雖然讓匈奴退兵的計劃沒有成功,不過敵方顯然也開始顧忌后方威脅,攻克上平郡后,便暫停了前線攻勢,轉而分出部分軍隊增強了后方邊城的防守兵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拖延了匈奴進攻雍州的腳步。
既然荀凌有意讓功,姜舒自然也沒有拒絕的必要,他應答道“我會修書問問我二兄之意。”
荀凌不甚在意地點了下頭,隨后便拿著酒杯敬向了另一方的步驚云。
翌晨,姜舒到官署后,先攤開信紙寫起了家書,一方面告知姜恪興郡、端門收復之事,另一方面則是詢問姜顯是否愿意出任端門太守之位。
他在寫信時還挺忐忑的,倘若姜顯真做了端門太守,便意味著這郇州近一半的地界都姓姜了。
從穿過來開始,姜舒一直都只想平靜安穩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只是為了保護家人性命安危,才不得不接手密陽,做了興郡太守,之后又被無形的歷史浪潮推動著,不知不覺走到了這個位置。
平常尚不覺得,如今翻開地圖宏觀一看,才發覺自己早已經站到了風口浪尖,往前是烽火狼煙之路,往后是家國必守之地,他完全沒有后退的余地。
既然沒有退路,那就繼續往前吧
姜舒將信紙折起,放進了信封,長嘆了一口氣。
起碼現在他還有路可走,未來的事情還是交給未來的他抉擇吧。
命人將信件送去巽陽郡府,姜舒隨即抽出新紙,草擬上表朝廷的奏章文書。
之前幾次打勝仗,送往朝廷的文書都是由姜恪幫忙代寫,但姜舒心想自己好歹也是太守了,總不能一直麻煩老父親在中間周旋,于是這次便打算自己寫封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