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之極,還在九重,只不過第九重境分為假境與真境,奈何破境愈多,迷失其中,著實分不清此時此地身處何境,亦或者得先祖相助,已身在現實之中
那位長髯仙人應是先秦時期陰陽家幻術大師,傳下千幻門一脈,故此相助。既有三位先祖暗中照拂,那管它是何境,先闖蕩一番再說
身后有了靠山,米樺心中重新點燃了希望,霎時間容光煥發,精神昂揚,又年輕回幾歲。
人有時就是這么的奇妙,有了盼頭,短暫的生命似乎都得到了延續。他望著湖中逐漸挺拔的身影,浩然長笑,足踏清波瀟灑離去。
彼時,“燕趙之爭”已臨近尾聲,米樺北上中原,先易容為趙軍兵士力斬燕軍百余人,又陡轉心思改換陣營,扮燕軍小將連挫趙軍三陣,兩軍兩大神秘高手一時聲名鵲起,他卻在這時悄悄離開戰場,北去了大元。
十年后,大元軍陣崛起一神人,傳說他曾力戰雕天王,百招不退,又傳言他與元廷皇后艷史靡靡,風流異常,還有民間故事他四處授徒,數以萬計。但他究竟叫什么名字,來自何方,沒人知道,也無從查起。只留下一個“百變星君”的虛無id,被試煉者冠以“第五天王”的稱號,隨之渺渺茫茫再無蹤跡。
又五年,西遼神光峰有仙人臨凡,助香尸傀偷襲白犀城,廢掉瀟水傀大部傀儡,更換了六少傀排名。再五年,西夏沒藏皇后得神秘人相助,一舉鏟除朝中逆黨,獨攬夏廷大權
所有這一切顯跡,都出自米樺手筆,但他只是順應天時,并非刻意相助,也改變不了各勢力的最終結局。因為經過二十年漂泊,他完全找不到這個世界的任何破綻,讓他不禁懷疑是否已經身處現實。
最后,他回到了一門峰雪洞,不吃不喝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終于靈臺一點清明,想到了最關鍵所在
如果說死境之前的幻境是九尺深魅造成,那死境之后,九尺深魅的影響越來越小,反倒是他心中的懷疑越來越重。簡單來說,因為懷疑是幻境,所以處處皆幻境,甚至九尺深魅得手,依然難逃心魔之境,而這,也正是幻門九變最后一變“變真假”所需要突破的關鍵,看破的魔障
關于第九變的設想,他是溯及仇境的七八變手段,幻境行為現實中必有投射,說明現實中他已然修煉成功。而且從閉關前對公孫如雪的叮囑來看,那時的他似乎也知道此后將是數十年的沉睡,慎重至極,若只突破第六變,大可不必如此。
第九變變真假。若嚴格論起,應屬于仙術范疇,可指定一物,變幻為心中所想,或指定一人,只需順從,亦可變幻為他人他物。類似于玄功,但又比玄功低等一些,并無元神出竅變幻之法,運用之妙,也非一念之間,而在于手印繁復。
故,九重幻境的出現,起因在于九尺深魅,延續在于內心的魔障,深陷在于百家雙門功法的沖突,無盡的輪回在于突破第九變的難度。
米樺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深魅巢穴光暈之門大開,步入其中,再回佛殿,三位先祖已然等候多時。
長髯仙人先道“可想到破境之法了”
米樺笑道“幻境是境,幻境非境,境即現實,現實即境。無有幻境,又何來破境之法”
霧島道人點頭微笑道“彼二十年,終能大徹大悟,孺子可教也。”
米樺躬身道“蒙先祖點撥,米樺感激不盡。”
千幻菩薩虛空一指,身前現一粼光寶鏡,道“既以通徹,還留此作甚”
“后世米樺,拜別先祖。”米樺俯首三拜,提劍向前,一劍刺破寶鏡,鏡片爆射而出,直穿眉尖,耳畔再傳叮鳴
“叮”
極其溫和的聲響,好似如雪的銀鈴笑聲,含笑坐起身的瞬間,一縷香風撲面而至,銀發三千,白眉星目,水晶耳釘,泛白紅唇,說的是“門主,你終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