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八十四年,國戰局勢已然明朗化,元宋進入新一輪備戰中,而在西遼東境,內斗風云再起!
春三月,陰尸傀、易尸傀、香尸傀三路進軍隴西,遠在河套戍邊的阿傻根本來不及回援,被蕭云連下十五城,兵鋒直抵關中。燃燒軍緊急調配兵力于西境防守,蕭云卻送來一份《兩境盟約》,表示隴西之戰只是西遼內斗,并非為了入侵宋境,約定三年和平,并奉上牛羊千頭,戰馬五百,以表誠意。
時有遼國使臣覲見趙皇,暗中為秦仁獻上西域瑪瑙三十箱,秦仁便代趙隰同意了兩境盟約,令燃燒軍撤回長安。
趙隰自繼位以來,為秦仁所擺布,形同傀儡,堪比活尸,年歲稍長,不免生出除佞之心,竟效仿漢末劉協,以血詔藏于衣帶中,著賈夢蛟召集大宋七軍帶兵勤王。誰知大宋七軍中除了山陽軍似衣帶詔四將,別軍都沒心思清君側,而“忠臣”賈夢蛟也遠不如國舅董承,在得知只有文天祥有意向出兵后,轉頭就把衣帶詔呈交于秦仁。
秦仁觀之大怒,先廢趙隰令趙昰繼位,這時朝臣們還只是閑言碎語,并無反對。等秦仁下令治文天祥謀逆之罪時,不僅朝臣們集體反對,就連六大邊軍都紛紛上書叱罵。尤其嚴云星,洋洋灑灑三千字小作文被曹花田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一字不落地噴涌在秦仁身上,氣得秦仁當場發病,被送去太醫院急救。
時代在變,修煉者的思想也在變。不同于元皇的強勢,宋末的皇帝可以輪流坐,隨便換,但絕不能碰邊軍大員,這是朝臣們的共識。沒有邊軍,就沒有開封的安寧,有邊軍,大家伙才能該吃吃該喝喝,安安心心地爭權奪利,這是最淺顯不過的道理。可惜老秦仁定要展示他的野心,最后只招來氣病一場,從此臥床不起,歲月無多。
很多同時代人都覺得秦仁也該死了,新時代的宋人卻以為秦仁才是縱橫天下八十載的強橫人物,再深入了解又輕視其不過是活了快一百歲的糟老頭子。但真正了解內幕的人,也佩服秦仁每逢關鍵時刻都能選對陣營青云直上,這并不全是運氣,而是真正的政治眼光。科技世界文苑社的新聞專員特意為此寫了一本《論秦仁的人生智慧》,銷量火爆大受好評,只網上點擊量就超過三千億次,成為今年十大游戲新聞之一,名揚海外。
當然修煉世界的秦仁并不了解這些,他覺得他且活呢,還要為大宋發揮余熱呢,因此朝中一個大朝廷,病榻前一個小朝廷,越發得獨斷專行,令邊軍大員們痛苦不堪。
……
六月,四道圣旨傳達前線。秦仁令正面戰場必須盡快拿下邯鄲,進而北上奪回燕云十六州。蘇冰云、文天祥也想收復舊土,可秦仁遠在朝堂,并不了解戰場真實情況。起初,蘇冰云憑借冰雪繁星甲連斬連擒元軍三十六將,順利北進至邯鄲,氣勢吞北境,威名震華夏,被宋人冠之以“鳳凰神女”之稱號。但此后,元軍在邯鄲設下重兵,駐守二十員大將,每逢蘇冰云出戰便以城中百姓為前驅,騎兵押后出陣,致使蘇冰云束手束腳,根本無法施展神甲之力。局勢仿佛又回到尋路之前,兩軍就此相據邯鄲,僵持不下。
另一道圣旨傳達平遠,令五仙軍必須月底前出兵,否則斷絕糧草,視為叛軍。嚴云星正與民同樂難得清閑呢,得此圣令只得放棄下線聚餐的計劃,集結兵馬操練半月,再次北上。
時太原元軍守將依舊,兵力、物資卻得到補充。七月初八抵達太原城下,嚴云星試著攻了一陣,大理營東離被勁弩射傷,出師不利,很快便敗下陣來。嚴云星只得召集眾將商議攻城對策。
“各位都說說吧,該怎么啃下這塊硬骨頭?”
馮一臣出列,目視諸將長嘆道:“末將素聞元人好勇斗狠,何不先與其單挑兩陣,煞其威風?可見我左軍營馮將軍一走,五仙軍再無敢叫陣之雄啊!”
“呵呵……”惲輝冷笑道,“元人是善單挑,可白楊作戰風格是元人么?他若執意堅守,一只螞蟻都不會放出城,哪個還跟你單挑?”
“挑嘛,沒說不挑嘛。”小黑出列道,“可我不行啊,我承認不如咱馮將軍呀。那馮指使叫你家少爺來嘛,來的了嗎?來不了呀!”
“溫柔鄉里呆得爽嘞。”苗江北陰陽怪氣地插了一嘴。
“再上陣怕是連槍都壓不住了吧?”胡金面亦怪腔怪調,和苗江北兩個羨慕嫉妒恨吶……
馮一臣本想激諸將出陣單挑,沒料到還議論到馮云頭上了。少爺那么個好戰之人,大小姐不放他走,他有什么辦法?
馮一臣那個氣啊,這是商議對策還是聲討大會?懟著苗、胡二人就是一頓輸出,“你們還有臉說我家少爺?怎么不管管你們右帥大人呢?傷好了死賴著不走不說,還死不悔改,哼!平遠妓館的門檻都快被他踏平了吧?”
“你放屁!”苗江北急了,心虛似地瞄了一眼嚴云星,強辯道:“右帥明顯傷勢未好,整日躺在床上昏睡不醒,你……你哪只眼睛看到他出入妓館了?”
“呵……路人皆知,又何必自欺欺人!”馮一臣甩袖入列,再懶得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