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擊敗程小八的金小六不僅知道了他的師父濱崎不在元陣營現身,還意識到了濱崎不在元軍中的超然地位。原以為王小九的名字只是巧合,現在看來他們是組團上陣,濱崎不一生收徒無數,除了“五之上”還有“九之下”,這個仇可是有的報了。
嚴云星和小李對金小六的隱瞞是善意的,不想讓他分心失神。然而不管任何時候的金小六,都是十分冷靜的,嚴云星的擔心顯然多余了。此后數月,過秋入冬,斬魔營在當地老鄉的幫助下,又連續擊敗數隊馬文線南下元軍,徹底斷絕了元軍破局的可能。
遠在陰子山,五仙軍在溫曉的指揮下頑強守住了鐵棒如一輪又一輪的進攻,最危險的一次陰子山幾乎被元軍攻占,是溫曉使出“大鵬召喚令”才力挽狂瀾,擊退鐵棒如。此后鐵棒如的進攻頻率逐漸降低,強度也大不如前,在給白楊的試煉者傳訊中做出解釋:其一元軍騎兵極不善于山地作戰;其二溫曉確實難敵;其三馬文線計劃失敗,太原大勢已去。
在白楊收到鐵棒如傳訊的同時,太原城內爆發了百姓搶糧事件,正面戰場亦傳來不好的消息。東昌城破,邯鄲孤城難守,被蘇冰云一人登城,陣斬十六名元將,邯鄲失陷。
元軍逐次北撤,宋三軍休整半月,再次揮師北上。對于五仙軍來說,各個方面條件皆已成熟,沒有再耗下去的理由,便于臘月二十四展開進攻,東、南兩面為主力部隊,登城拔旗,北面為策應部隊,只圍不攻,單埋伏逃出城的元軍廝殺。
三日不緩不急的攻城后,城內百姓暴動,元軍斗志渙散,白楊只得下令撤軍。五仙軍得知此令,個個奮勇爭先,大理營雷暴營、十七軍團分別于南、東登城,斬將奪旗,打開城門迎大軍入城,而后各營分散四方,清剿城內元軍。
中軍營入城后單尋逐夢廝殺,大理營為之掩護,從城南一路搜到汾河,卻見河橋俱斷,只能涉水渡河。中軍營先行,大理營隨后,不期白楊還有設伏,孫老二突然殺出攔截中軍營,逐夢等大理營半渡而擊,就于河中展開了一場激烈廝殺!
大理營前隊覺真、慶彤被分隔,逐夢徑直沖向東離、朱鶴,坐下吞天馬幾乎是踏水而飛,幾息之間便已奔襲而至!東離才反應過來就被逐夢一刀砍中肩膀,本能的爆出內力圈防護,這才保住一條臂膀,與及時救援而來的朱鶴雙戰逐夢,刀影翻飛,水花四濺,一時殺得難解難分。
因坐騎停下廝殺,少了沖鋒時的速度,多了河水阻力,逐夢的戰力比在陸地下降許多,但那也比河水沒腰的東離、朱鶴要強。加之東離左臂完全不能用力,對戰三十合后,東離、朱鶴漸漸落入下風。逐夢更趁著朱鶴回防不及,找到東離防守破綻,一刀縱劈目標依舊是肩膀,定要將東離斬斷一臂,梟首當場!
河中行動實在緩慢,朱鶴此時力竭,實在趕不及出手救援,只能殺向吞天馬,希望逐夢愛馬心切,放棄東離回刀護馬。然而逐夢根本不在意朱鶴的“圍魏救趙”之計,吞天馬的實力足夠自行解決。其馬尾蘸水橫掃,竟似一條軟鞭發出破空呼嘯聲,朱鶴不敢大意,因為這一“鞭”抽的是他鬢角,當下只得撲水后撤,放棄救援。
東離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逐夢的實力確非他所能及,在某一瞬間,他腦海中甚至生出了赴死的念頭,這是很可怕的。不知其念頭因何而生,只當下而言,這條胳膊終究還是要讓給逐夢,為其個人對戰生涯再添光輝榮耀的一筆。
電光火石之間,東離已做出“壁虎斷尾”的決定,身向后倒,傷臂迎刀,咬緊后牙槽做好了一切斷臂的準備。卻有一人佛心慈善,不愿看到此等結果,遠處一點神光突至,正中逐夢刀背,“叮”一聲錚鳴,刀鋒偏三寸劈空入水,爆起一大片水花模糊了視線。東離沒有絲毫猶豫,就勢落入水中潛游而遁。
逐夢再要喝馬追殺時,對手已然換成了覺真,顯然元軍于水中的分隔并不能阻擋覺真的突圍。逐夢很不甘心,刀指覺真大喝道:“禿驢,一命換兩命,你死得不虧!”言訖,揮刀沖向覺真。
覺真絲毫不慌,丹田內力運轉全身使出輕功水上漂,踏水而行,邊退邊出劍,其速度始終與逐夢保持一致,其劍招卻讓逐夢左右格擋上下閃躲,終于也體會到了被人“放風箏”的痛苦。
“阿彌陀佛,太原已陷,將軍何故負隅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