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見過人,卻也知道不知根底的人不能不防,他小舅子這里可不就得他來把把關嗎
趙平安特想替李爺說幾句好話,但不管他再說什么,李爺在這兩兄弟心里的第一好感算是沒了。
畢竟都是人家的家務事,柳公嚴也不知該說什么好,姜魚林倒是沒怪他什么,還打趣了他一句“既然跟我是差不多的年紀,你怎么不認我做師傅”
趙平安抬頭看了看他,又垂下了頭,悶聲道“還是算了”
“為什么”
“我怕你占我便宜。”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咱倆亦師亦友,我怎么占你便宜了”
“反正你就是想占我便宜”
姜魚林還不明白他說的是什么意思,直到姜魚墨在他耳邊幽幽的補充了一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夠讓這幾人聽見,等他說完趙平安還瞪了他好幾眼,面紅耳赤的道“姜魚墨,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見他急得上頭,連他姐夫的全名都叫了出來,幾人都忍不住偷笑。
其余的時間都留給他們三兄弟敘舊,柳公嚴就先離開,在路上,姜魚林還為他講起這國子監的班級分類。
與他們之前的書院不同,國子監實行的是“三舍升補法”,所有班級分為外舍、內舍、上舍,就跟小學、初中和大學的分類差不多。
首先,進入國子監的學生都需要先入外舍進行學習,學習的內容自然都是四書五經,等到了每年的四五月份就開始進行分班考試,成績夠的可以再升入內舍,而內舍的學生也可以再升入上舍。
當然,也有些腦筋轉不過彎、實在太笨、或者一直學不會的也可以留級,一直待在外舍混日子,總歸他們有這個家底。
而且,由于這里的教育資源傾斜太過嚴重,年齡分化太大,上至三十歲下至十來歲的學生均有涉獵。
國子監分班并不是根據年齡,而是根據成績,像是在太學、國子監這樣的高等學府里面,如果你的成績夠好,十三四歲升入上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是上輩子,也有十幾歲的孩子就能上大學,其實是一個道理。
天才從來不缺,只不過這種人比較少見。
趙平安想先去找時瑞,只不過據姜魚林所說,時瑞這會兒應該還在上課,不如等到他課間的時候再過去,總歸也沒多久的時間了。
“也好”
三月春闈,如今也只不到兩個月,姜魚林所在的上舍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科考。
每年的這個時候書院都會給他們把時間放寬松,由于每個學子需要復習的重點內容不同,愿意跟著夫子上課的也可以選擇繼續上課,愿意在校舍復習的也行。
亦或是兩者都不滿意的情況下,書院也給準備了自習室,形式有些像前世的圖書館,只不過還有夫子在看管。
總之,國子監把大多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各種問題都有給考慮到,但這春闈的最終結果會是如何終究還得靠學子們自身的努力和運道。
差不多也到了外舍下課的點兒,三人掐著時間便過了去,姜魚林素來又是個風云人物,然而卻不自知。
剛入外舍的新生自然是不認識他的,但有些個外舍的老人對這位鼎鼎大名的姜助教還是如雷貫耳。
這都要歸功于李爺,要說去年的中秋節后,誰手上要是能沒有把嫦娥制式的扇子,那才真的叫落伍,所以他這會兒出現在外舍門外,自然引起了里頭老生們的圍觀。
有些不認識他的新生還問那些趴在門框窗框探著頭的老生,順著他們的看過去的方向問“那是誰啊”
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嫦娥。”
“啥”
新生們還不明白這人與嫦娥又有什么關系,不過老生也沒跟他們解釋太多,沒看正主正過來了嗎
姜魚林隨意拜托個人“同學,幫我叫一下你們班上的時瑞。”
被挑中的那個人看他過來時還有些激動,不能自已“學長,您剛剛剛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