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有沒有那一天。
李菡瑤的領悟和感知能力十分敏銳,善于捕捉身邊一切美好事物父母之間的深情、父母對她的溫情、月莊月湖的靜謐安寧、老宅高墻內深藏的古韻等等。所有這些,她“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一是因為她年歲小,肚里的墨水少,無法精準地遣詞造句;二就是這手的表現力太差了。
她心里憋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想爹爹說勤能補拙,我還小,只要勤練習,也會像爹爹一樣畫出好畫兒。
她握著筆,舉輕若重,認真描繪自己心中美麗的月湖。
李卓航越看越難受,忽然眼角余光瞥見墨文墨武那兩小子盯著姑娘的畫,眼睛瞪得老大,一臉震驚。
他立即不悅這什么表情
姑娘的畫有那么難看嗎
姑娘才五歲,也不想想他們自己在五歲的時候,只會玩泥巴,能畫出這么“奇妙”的畫
心里不悅,面上卻不動聲色。
他很清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把這些下人都趕走,不讓他們看李菡瑤寫字、作畫是不成的,瑤兒用功,身邊少不了人伺候。
他心一動,有了一個主意。
他便和顏悅色對李菡瑤道“瑤兒,寫字作畫,要凝神心靜。你若覺心不靜,不妨背背文章。”
李菡瑤信以為真,當即背起勸學來,一邊背,一邊手下不停地繪,果然舉止神態都輕松自如了許多,然筆下的“蚯蚓”更加扭曲了,掙扎得厲害
墨文墨武聽姑娘流暢地背誦勸學,背的什么他們根本聽不懂,青嫩的聲音婉如天曲,連月湖的水也蕩漾起來,佩服得五體投地,一臉自豪,與有榮焉。
他們渾未察覺自己已被李卓航帶歪了,私心里認為姑娘跟老爺一樣聰慧過人,只是年紀還小,多練幾次,終會像老爺一樣,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的。
這時,附近鄰居聽見聲音走來瞧熱鬧。
墨文墨武怕他們打擾到自家姑娘作畫,不等他們靠近,忙走過去攔住,說姑娘在作畫兒呢,別驚動了。
一大爺問“這不背書呢嗎”
墨武驕傲地說“姑娘一邊背書,一邊作畫,一心兩用。”
墨文則道“背書可以靜心。”
一婆子贊道“背的不打頓呢。”
墨武傲然道“那當然,我們姑娘過目不忘”
鄰居們聽了,肅然起敬。
他們低聲議論,說李家哪怕生個女兒,也一樣繼承了父祖的好天分,將來必有造化,也不知誰有福氣,能娶到集聰明、美貌、財富于一身的李家姑娘。
李菡瑤的才名,自此傳開。
次日辰正,李卓遠等人來到祠堂議事廳,吃驚地發現李卓航竟然帶著女兒李菡瑤
來不及細想李卓航的用意,就見李菡瑤迎上來,逐個叫“三太爺爺”“四太爺爺”“大伯父”“二堂叔”聲音軟糯糯的甜,重點是一個沒叫錯。
這孩子資質像她爹
這是所有人的看法。
眾人分頭坐下。
李卓航坐在上首,因為今天議事內容是商務,而非族務;他又是家主,自然不用讓那兩位老太爺。
李菡瑤坐在爹爹膝頭。
李卓航環視一圈眾人,面上帶著淺淺的笑,儒雅俊朗的容顏,溫和的神情,都讓人覺得他是個極易相處的人,然而族人們卻知道,這只是表象,他自有堅持。果然,下一刻他宣布今日起,李菡瑤就是李家少東
李菡瑤本靠在爹爹胸前,聽到自己名字,腰背一挺,坐直了,黑眸滴溜溜轉,環視眾人。
少時,他們來到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