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抱著認親的心理來的。
雖然這事荒謬,但他是嫡支的兒子,即便來路不正,不能繼承家業,然以李家巨富,該他的也不少了。有這些銀錢,他求學是不用愁了。況且誤會解開,兒子是親生的,他心里縱對甄氏不滿,也不像之前生氣了。
他還有另一層希望若是李卓航一直生不出兒子,那他作為嫡支的庶子,膝下又有兒子李天華,便名正言順地成為嫡支的繼承人,這希望令他振奮。
只是這事不太光彩,于他母子的聲譽有損,所以他心里就算開心,也不好表現出來,只做憤怒姿態。
他請來了兩位族老撐腰。
結果,李卓航比他更憤怒。
他豈肯罷休,誓要周旋到底
兩位老太爺一齊上前勸“你們兩個好好說”
李卓航猛轉臉問“說什么”
三老太爺一滯,跟著便道“這件事”
李卓航斷然道“這件事沒什么可說的”又沖墨管家和李卓望道“管家,讓他滾”
墨管家和李卓望便上前拖人。
李卓然奮力掙扎,叫道“李卓航,這事有老太爺送的金子為證,你敢不認賬我絕不甘休”
三老太爺對李卓航道“方舟,你冷靜些。此事不是你趕他走就能了結的,必須弄清楚。”
李卓航凜然道“三叔真老糊涂了此事若是真,當年她怎不去找我父親說找我母親說”
四老太爺道“當年她有不得已苦衷,不敢說。”
李卓航嘲弄道“現在就敢說了先父已去,再沒有人能證實此事,敢說有何用我豈能憑幾根金條就認個弟弟,太荒謬了”又對李卓然道“你只管鬧,此事沒的商量。鬧大了咱們去見官,我告你居心不良,妄圖霸占嫡支家產,污蔑已逝的李家家主”
三老太爺道“若是大堂兄沒做下這件事,為何送這么一大筆金子給弟妹豈不奇怪”
李卓航道“這金子是不是先父送的,只有先父清楚,然先父已逝,我豈能聽他一面之詞”
李卓然道“這怎是一面之詞”
李卓航道“先父不在,任憑你母一派胡言,連個證人都沒有,怎不是一面之詞”
四老太爺道“堂兄雖然不在,可以分析事情根源。”
李卓航道“任憑如何分析,他的話也漏洞百出你們想想先父當年回鄉,帶了許多妾,加上先母,家中男女仆婦、上下多少人哪個院子沒有人先父身邊更不會少人伺候,他母親是如何近身的又是如何失身的失身后又如何能瞞過人懷孕了又如何能肯定這孩子是先父的既肯定是先父的,又如何能騙過他父親”
三老太爺道“俗語說,無巧不成書。”
李卓航道“就算有巧合,然嫡支向來子嗣艱難,五六代人都是如此。先父那么多妾,無一人能懷孕;先母也是到四十歲才懷了我,偏她就懷上了”
四老太爺道“這也有巧合的。”
他說的底氣不足,因為巧合太多了。
三老太爺也覺得很尷尬。
李卓航譏諷道“算她巧合然我嫡支子嗣雖少,個個都資質過人。你們覺得,他會是先父的血脈”
李卓然忍著羞恥心上門,沒想到李卓航反應激烈。他被李卓航最后一句話重重打擊,羞怒交加。
兩位老太爺則啞口無言。
雖然李卓航說了這么多,但他們還是覺得這事很可能是真的,不然李天華長得那么像李卓航
然李卓航根本不愿直面此事。
如今是死無對證,如之奈何
三老太爺誠懇道“就不能坐下來好好商量嗎”
李卓航道“商量他不顧他母親的清譽,想做先父的私生子,我卻要維護先父的清名”說到這他忽然想起什么來,對李卓然厲聲道“還不快去看你母親”
求推薦票。
李卓航卻向大家道“先散了吧。”說完,也不理會三老太爺和李卓遠等人,就同江玉真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