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懿走過來,微笑道“如今都安置妥了,表嫂當寬心等待消息。表嫂想必也乏了,我送表嫂歇息去。”
江玉真看著盈盈淺笑的少婦,醒過神來,忙道“多謝妹妹。我來時已經讓他們給這里的管事通了消息,讓他們收拾屋子。行李都送過去了呢,就不攪擾妹妹了。”
郭嘉懿知李家在霞照有宅子,也不強留,只留她吃了一頓飯,才送她離開,再三叮囑她寬心。
江玉真凝視著她,真誠道“多謝妹妹相助。”
郭嘉懿微笑道“都是至親,說什么謝。”
江玉真“”
一代親,二代表。
他們已經不算至親了
次日清晨,江玉真啟程回景泰府。
第三日午后到家,一進門就聽門房說家里出事了。
江玉真心中一緊,急向上房正院趕去,鄭媽媽等仆婦緊隨其后。才到正院門口,李卓爾之妻白氏迎出來,不及問候,先回稟道“太太,李童生支了一百萬兩。”
朋友們,三更求月票
當日,李卓望派墨文墨武回景泰府,向江玉真報信,江玉真急痛交加,等回神,一面立即派人送信回娘家,一面同墨管家、李卓爾夫妻商議,營救他父女。
李卓航父女下落不明,想救也沒處去救,為今之計,必須先查明是誰下的手,再圖謀救人。
江玉真羅列出李家在江南地面上的所有世交好友、官場內應,挨著拜訪,尋求援助,幫忙查找線索。
她體會到了世態的殘酷。
許多人把她當無知婦人愚弄和欺騙,還沒幫忙呢,便提出各種條件和要求,好從中取利。
她意識到,李卓航生死不明,李家分崩在即,偌大的家產不僅不是她的依仗,反成了一塊人人覬覦的肥肉。
江玉真不是舍不得銀子,若能救李卓航父女,花再多銀子她也在所不惜,只是這些人兩眼都盯著錢,哪會真出力救李卓航。等王詔派人上門,端著官架子轉述王詔的話,以李家世交和長輩的口氣自居,張口就要一百萬兩,儼然將李家當成了他的銀庫,江玉真便徹底心冷了。
她找了個借口脫身,帶著墨管家去了霞照縣。
李卓航的外祖郭家、郭家姻親方家都在霞照,因王詔的妻子就是郭家女兒,江玉真不敢去郭家求助,此行是要去方家,去求李卓航的表妹郭嘉懿。
郭嘉懿是李卓航大舅舅的女兒,嫁到忠義公府三房,現是方家三房大太太,隨夫君住在霞照縣,經管著忠義公府在江南的所有產業,絕對有實力幫忙。
江玉真此生最不愿見的人便是郭嘉懿。
郭嘉懿,差一點兒嫁給了李卓航。
原本這不算什么,然江玉真第一次隨李卓航去外祖郭家,見了郭嘉懿,女人的直覺便令她察覺這個表妹,是愛慕李卓航的。雖然后來郭嘉懿嫁去忠義公府,比嫁給商賈李家要強多少倍,但江玉真依然不能釋懷。
現在,她卻來求情敵救李卓航。
一路上,江玉真都對此行充滿抗拒,怕到了方家,被郭嘉懿譏諷、羞辱,更怕被拒絕。
她搜腸刮肚地苦思,若能想出其他辦法救李卓航,她便即刻掉頭,不去方家了,然而,直到方家大門外,她也沒想出什么好法子,只得硬著頭皮請門房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