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又道“要以最小的代價消弭內亂。玄武王族傳承數百年,勢力強大,全部誅殺恐動搖國本,只可誅殺嫡支,再從其族人中另選一人繼承玄武王爵。”
嘉興帝更加振奮道“兒臣正是如此行的。”便將他下密旨給張伯昌父子一節告訴太后。
太后點頭道“如此甚好。同樣,王家亦不可誅殺。王家乃書香門第、世宦大族,弟子門生、親朋故舊遍天下,在士林中有很高聲望,殺之會引起公憤。他們是文人,若沒有玄武王的兵力支持,不足以成大事。”
嘉興帝猶豫道“可是王壑”
太后拍著枕頭道“皇兒怎還不明白不論如何,王相、梁心銘是有功之臣,皇兒一再說他們假死、有反心,可證據呢沒有證據,怎能誅殺其族人這不是讓天下人罵皇上無德嗎若是王家有人露出不臣之意,再殺不遲。憑律法殺人,才不會引起民憤。”
嘉興帝道“兒臣明白了。”然他心里卻不這么想,不滅了王氏一族,他總不能安心。這事回頭再找簡繁等人細商量,他想,眼下切不可再沖撞太后。
太后又道“即刻下旨,擢升白虎公為白虎王”
嘉興帝忙道“兒臣遵命”
他怎么把這茬給忘了此時升白虎公為郡王,可籠絡白虎一族。看來,以往是他小瞧了母后,太后只是不愿干政,其實既有遠見,又有魄力。
他此時對太后親近許多,芥蒂全消,覺得還是母子貼心,因而主動道“兒臣還讓呂暢娶鄭姑娘”
“不可”
一語未了,便被太后喝叱。
嘉興帝忙問“為何不可”
太后恨鐵不成鋼道“鄭家即將封王,呂暢算什么東西,就能娶王爺的女兒便是沒有封王,也是白虎公,他也高攀不上。皇上該親自納了她”
嘉興帝忙道“兒臣原也想讓鄭姑娘進宮,只是兒臣聽聞鄭姑娘對呂暢頗為傾心,才有意成全。”
這其中還有李菡瑤的功勞,因嘉興帝宣李菡瑤進宮,惹出許多的事,所以在鄭姑娘這事上,不敢再自作主張,想成人之美,誰知又被太后呵斥了。
太后不信道“若男對呂暢傾心你別是弄錯了吧。”太后覺得一定是呂暢想攀附白虎公,才故意在皇帝面前說鄭若男傾心他,其實未必有這回事。
嘉興帝道“既這樣,不如母后宣鄭姑娘進宮,親自問問她,也免得兒臣亂點了鴛鴦譜。”
太后道“如此甚妥。”
母子兩個今天議事出乎意料的和諧,彼此都滿意。這時,一宮女端了藥進來,嘉興帝忙接過去,親自一勺一勺喂太后喝,并不時用帕子擦去她嘴角的藥汁。
喝罷,宮女將藥碗撤了下去。
嘉興帝意猶未盡,覺得有必要向太后表明他的孝心,說他絕不敢為了呂暢頂撞母后,都是為了國事。他便告訴太后,這一系列良策多出自呂暢,呂暢是有能力的。
太后靠在鳳榻上默默聽著,等嘉興帝說完,又想了一會,才認真道“皇兒到這時,還不明白哀家為何要殺呂暢不明白先帝為何重用梁心銘和王亨”
嘉興帝懵懂,不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