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李菡瑤的聰明之處她早看出張菡對王壑的愛慕,卻毫不介意,不是不醋,也不是大度,只因為她很清楚,為這事與張菡爭風吃醋,毫無意義。
這事的決定權在王壑
她只要拿定王壑就行。
至于張菡,李姑娘決定引為知己,因為她們都喜歡同一個男子,可見眼光和品味相同。
這想法也算是奇葩了。不過,再奇葩的事到了李姑娘手上,她都能應付自如。
果然,她又一次達成目的。
當下,幾位姑娘去東屋準備。
接下來,王壑兄弟便欣賞了一輪又一輪的精美服飾秀。其實,衣服還是市面上那些款式,以他們見多識廣的眼光,都是認得的;縱有幾款特別的新式樣,他兄弟也一眼能看出其中演化的脈絡,只因穿衣服的幾位姑娘都是當世數一數二的絕色女子,不用衣抬人,普通的衣裳到了她們身上也呈現出特別的風姿,仿佛擁有生命力。
王壑打起精神,認真點評。
幾女見他上心,各個興奮。
李菡瑤每換一套衣裳出來,都要盯著他的眼睛問“好不好看”像個討賞的孩子。
王壑便認真地、放肆地“欣賞”美人,從各個角度,然后給出評價,并未滿口濫美之詞,卻很恰如其分
“唔,姑娘果然適合穿紅色,顯得活潑靈動。”
“這嬌艷的粉色也不錯。十幾歲的女孩子,正是芳華年少,無論桃紅柳綠,總能相宜。”
“這天青色棉裙將你穿文靜了,掐腰修身的款式拔高了身形,顯得亭亭玉立,高雅純凈”
“這毛呢大氅太華麗,不適合姑娘呃,仔細看,也挺適合,竟改變了姑娘的氣質”
王壑眼睛越來越亮,覺得這小丫頭真是衣服架子明明有些華貴或者莊重的衣裳看著不適合她,然一到了她身上,她的氣質迥然一變,變得無比貼合。
真是穿什么像什么
不知道的人若聽見王壑一味地贊美,定會認為他在敷衍李菡瑤,卻不知他心情微妙。
李菡瑤心情飛揚,感到身子輕盈無比,似要羽化成仙。好心情映到臉上,霞飛滿面。
王墨和張菡先還自持身份,后來受李菡瑤影響,也活潑起來,也轉著圈子問王壑
“二哥哥,看這刺繡如何”
“表哥,這支鳳釵怎樣”
“二哥哥,我喜歡這鐲子。”
王壑一一回應,十分盡心。
前日,梁朝云送來一批衣服給江家人救急;今日,王壑又帶了許多衣裳來,也是梁朝云命人置辦的。她不好限定客人穿什么式樣的衣裳,出于尊重,將各種服飾都置辦了一些,愛哪件、穿什么,就是客人自己的事了。
其中有幾套襦裙,領口開得有些大膽,頗具前唐之味,張菡便有些不好意思,擔心王壑不喜。
王壑道“這衣裳前唐十分盛行;至本朝,雖不像前唐風靡一時,卻并未遭人摒棄。菡妹妹身上這款,是經郭織女改進后的,比前唐的襦裙要內斂的多了,并無不合時宜之處。再說了,菡妹妹乃大家閨秀,出入的都是正經場合,又不是以色侍人的風塵女子,誰敢褻瀆”
說完,忽想起火凰瀅,正是風塵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