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式向李菡瑤宣戰。
之前,他都是被動的。
他一直不喜參與官場紛爭,更痛恨天下紛爭,只因梅子涵是他的弟子,在他眼皮底下被女子控制的官府給關押了,所以他才出面討公道。誰知審到后來,他竟被打了臉。不但被打臉,還被李菡瑤借勢利用。
他再無法獨善其身了。
所以,他站了出來。
他在士林中的影響力非同小可,這一站出來,因梅子涵罪行敗露導致的低迷氣氛頓時扭轉,那些文人士子都瘋狂了,一個個都振臂高呼
“興王師,滅反賊”
“正乾坤,興綱常”
“討伐李菡瑤”
堂上衙役大吃一驚,一齊上前,擋在大堂門口,如臨大敵,班頭看向李菡瑤,等她示下;衙門外,方勉聽見里面洶涌如潮的呼喊聲,交代屬下一聲,便帶人疾奔進來,一手握鋼鞭,一手握短槍,星眸一掃大堂上下,最后定在李菡瑤身上,只要她一聲令下,就要將這些人都拿下。
何陋并不阻止,而是挑釁地看著李菡瑤。
李菡瑤沖方勉擺手,高聲壓下喧囂,道“無事。何老前輩接了本姑娘的戰書,在激勵士氣呢。”
哼,想激怒她
她豈會上當
她就不信了,何陋會任這些書生沖擊大堂,若有任何傷亡,他都難辭其咎。
方勉便不動了,但也沒有退出去,就站在大堂下,虎視眈眈地盯著一幫文人士子。
何陋見李菡瑤如此理智,暗自惋惜。他們之間的交鋒,不同于戰場上兩軍對壘;他們比的是德行和操守,贏的是聲望和民心,這當口,誰先按捺不住動手,誰就輸了。
這時,韓非等學子不知從哪里尋了紙筆來,甚至還抬了一張桌子來擺在大堂上,讓何陋寫文。
弟子和學生多的好處就顯現了,就見眾人一齊動手,擺上文房四寶,韓非研墨,他師弟鋪紙,準備就緒后,何陋將寬袖挽了一挽,彎下腰,奮筆疾書。
大家見李菡瑤沒有下令鎮壓他們,又怕影響何陋構思寫文,便停止呼喊,免得打擾先生。
何陋一篇檄文完成,掏出印章蓋上,再轉交給幾位弟子分頭抄錄,抄完再蓋他的章,然后派人發給各地文壇大儒,請他們號召各方勢力來江南助臂。
此時,大堂內外一片寂靜。
眾人盯著何陋看看,再抬頭朝公案后的李菡瑤看看,見一個專注寫檄文,一個靜心等待,都沉著鎮定,越發不敢出聲了,都感到劍拔弩張的緊繃。
落無塵驗尸后,去后堂清洗換衣,這會子轉來,站在李菡瑤的公案旁,淡定地看著下方。
火凰瀅也十分淡定。
李菡瑤等何陋寫完檄文,將剩下的事交給學生們,才開口道“看來,前輩對晚輩恨之入骨,定要除之而后快了”
何陋嚴正道“姑娘顛倒乾坤,引發內亂,但老夫并不想除掉你,只要姑娘記住自己說的話若事不可為,還請收手,順應天命,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