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無莫老眼中浮現笑意,等她說完了才道“我們便不與你同行了,你先去吧。我們待會兒再走。霞照定然人潮洶涌,天下文人都匯聚于此,虎視眈眈,等著與你打擂,你可要小心謹慎了。先摸清形勢才穩妥。”
李菡瑤笑道“晚輩正有此意。”
當下,她令司徒照押送老魁等一干逃犯,送去霞照縣衙給落無塵和火凰瀅審訊,自己帶著凌寒凌風和菜花,以及板橋村的雷家幾兄弟另作一路。
在船上,她換上了男裝。
又對凌寒等人道“從現在起,你們都稱我為公子。本公子姓木名子玉,表字鳳飛。”
凌寒等都答應了。
李菡瑤擔心霞照局勢,等進城后才發現,城內一派祥和,呈現歌舞升平的氣象,來自各地的文人士子,或賞花飲酒,或作詩論文,風雅之極,不論私底下是否暗流洶涌,至少表面上一派和氣,并未挑起事端。
李菡瑤暗暗稱奇。
此事有兩人功不可沒
其一就是黃修,前文有述。
其二則是謝耀輝。
王壑算著謝耀輝尚未到霞照,其實他昨天就到了。剛到便宣告未來昊帝口諭確保江南穩定,嚴禁挑起內戰,并約束各地來的文人士子,不許聚眾鬧事,不論有何真知灼見,都可呈給他,或者去半月書院論講。
因他這一番約束,加上之前黃修四兩撥千斤,化解沖突于無形,才壓制了心懷叵測的人。
謝耀輝不顧辛勞日夜兼程,率使團趕來霞照,并非急著論講,而是與他派遣的前鋒隊匯合。
這并非說他不重視李菡瑤。
但李菡瑤既傳檄文邀天下文人來霞照論講,人不來齊,是不會開始的,而以王壑為首的新朝廷,是李菡瑤最大的對手,她自然要等朝廷使團來。
故而謝耀輝并不著急。
不著急不等于驕狂。
謝耀輝心思縝密的很。
早在四月中旬使團離京前,他便挑選了一批精干、文采卓越的年輕士子為前鋒,命他們暗中趕到到江南,在江南各州、府、縣查訪,務必摸清江南局勢,以及李菡瑤的勢力和對江南的掌控程度等。
如被貶謫出京的謹海,是謝耀輝的弟子。
又如辭官在野的聿真,是梁心銘的門生。
還有新任戶部尚書唐簡的兒子唐筠堯等。
這些年輕士子大半是近年通過科舉入仕的進士,或得他青眼,或得梁心銘和王亨看重,品性和才能都上佳的俊彥,卻因為廢帝猜忌老臣而受牽連,被政敵刻意打壓。梁心銘和王亨以身殉國后,謝耀輝也辭官,為免這些人被廢帝清洗,便令他們低調行事,甚至辭官。
王壑被擁戴為主后,謝耀輝才傳信給他們,暗示他們的機遇來了,但要靠自己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