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書房過日子。
兩天后,岳家來人了。
言談間才知道蓁娘并未回娘家,頓時兩家都慌張起來,一面亂著派人去找,一面喚他來問情況。
他聽后如被雷劈,哪里敢將小兩口口角的事說出來,又驚又怕又怒,先回房找線索。
蓁娘留了一封信給他,信上只有幾句話從此后,君可清靜一生,切莫再娶妻,自尋煩惱。
黃修氣了個倒仰
不過爭了幾句嘴,媳婦就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便離家出走,還留下這樣一封信,分明挑釁他嫌女人煩,有本事你一輩子別娶妻,你可做得到
黃修做得到
做不到也要做。
這件事對黃家和秦家都是不小的打擊,若傳揚開來,兩家都要被人笑話,因此兩家商議后,將蓁娘出走的事隱瞞了下來。先說她在別莊養病。后來黃修到處找妻子,跑了不知多少地方,那日到板橋村,心灰意冷不想走了,就此隱居下來,并書信告知家人。黃、秦兩家便對人說,蓁娘跟著黃修隱居了,總算將這事遮掩過去。
除了幾個至親和好友,熟人都不知黃修妻子離家出走,只當她跟黃修在外隱居,而似李菡瑤這樣不知黃家底細的人,又當他妻子在家鄉伺候公婆。
黃修從此是清靜了,在詩文、書畫、琴藝、棋道等方面成就日高,蜚聲士林。雖如此,妻子出走一事對他的影響不可磨滅,一腔怨念郁結在心,找不到人發,便懟天懟地懟人,罵貪官,罵腐儒,罵小人,就沒有他不敢罵的人,結果竟罵出名聲來了,得了個“黃毒舌”的號。
李菡瑤不知黃修內心動蕩,見他盯著自己,神情變幻不定,一咬牙撩起錦袍下擺,跪了下來,鄭重拜道“弟子有事隱瞞恩師,請恩師責罰。”
黃修尚未從回憶中退出來,順口問“隱瞞何事”
李菡瑤道“弟子乃李菡瑤。”
黃修點頭道“唔”
一聲未了,才反應過來聽到什么,頓時滿眼不可置信,聲音一下子飚高,“你說什么”
李菡瑤視死如歸道“弟子乃李菡瑤”
黃修“”
他覺得自己耳朵出問題了。
一定是出問題了
他剛才把李菡瑤罵了個狗血淋頭,警告他得來不易的弟子不可學李菡瑤,他親親的弟子也答應了,怎么一轉眼說自己就是李菡瑤呢
他肯定聽錯了。
若不然,他前幾天當著何陋、魏奉舉和周昌等無數文人士子的面痛斥李菡瑤,一轉身卻收人家為弟子,還曾教導過人家多年,豈不成了笑話
可是,弟子還跪著呢。
一再說她叫李菡瑤。
黃修心亂如麻,仿佛又回到多年前,蓁娘離家出走后,他在臥房看到蓁娘留書的那一刻。
女人果然都不省心啊
妻子不省心。
弟子也不省心。
他為什么要收女弟子
不是發誓不收的嗎
為何沒有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