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航抬手道“請”
李卓望便將族譜捧了過去。
謝耀輝道“江南王不怕本官毀了這族譜”
李卓航從容道“我父女不是靠這族譜成就大事的,拿出這族譜來,不過是作為出身的佐證而已,若有人刻意想毀掉它,豈不更證明了李家背景”
謝耀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再啰嗦,接過李卓望捧來的族譜,低頭翻看起來。族譜以絹帛制成,已發黃陳舊,一望而知年代久遠,字跡也發暗;首頁第一個名字就是章懷太子李賢,其子為李影,李影又生二子,代代繁衍頭幾頁都只簡單記錄了名字,直到第五頁以后,才詳細起來,不僅記錄了家族從巴州搬遷到徽州,又分了嫡支和旁支,以及族中出類拔萃者的生平功績,妻子出身等。
謝耀輝翻了翻,便合上了,對李卓航道“這族譜看樣子倒是真的,但江南王如何證明,令祖李賢就是章懷太子李賢呢章懷太子英年早逝,膝下一共育有三子,皆有名有姓,從未聽說李影其人。從這族譜上,老夫也看不出半點李唐皇族印記,江南王說它是證據實在牽強。”
李卓航道“此事隱秘,也難怪謝相不知。待本王細細告訴謝相當年,章懷太子被流放巴州,至死都未能翻身,雖不知這一子是如何逃脫并流傳在外,想想也知兇險。先祖名諱李影,諧音李隱,便暗含了隱藏之意,若是在族譜上記載的明明白白,豈不是自尋死路況且本王所說的證據,并非指族譜,而是另有物證。”
謝耀輝忙問“是何物證。”
李卓航道“我李家有一傳家寶,藏在一銅匣子中。本王原也不知銅匣子中裝著何物,只聽先父提過一次,說只有破解此銅匣機關,方能得窺寶物真面目。李家后人以為其中藏著至寶,開始并未放棄破解銅匣子;后來李家越來越興盛,收藏的奇珍異寶無數,漸漸的,子孫便不大惦記這銅匣子里的寶物了,只將它當做一件傳家物件,與眾多的珍寶一起,埋在了老宅地下。是本王的母親將它翻了出來。”
黃修忙問“老夫人是如何翻出來的”
李卓航道“近幾代,我李家嫡支子嗣單薄,一連五代單傳,本王更是連一個兒子都沒有,只得一女。先父和先母都曾想方設法開枝散葉,然收效甚微。先母也曾令本王納妾,只是本王與內子情深,又仗著年輕,想著將來未必不能生子,所以不肯遵從母命。然在先母臨終前,卻于床榻上叮囑本王莫要納妾,好好教導瑤兒。
“當時,本王還只當慈母想開了,直到小女揭竿而起,本王想起先母臨終前的異常,詢問了伺候先母的老人,才知先母曾上黃山翠微寺請方丈為小女批命。方丈說小女乃天潢貴胄,將登臨九五。先母震驚疑惑,想起李家的傳家寶,便翻了出來,留待小女長大后破解”
謝耀輝笑問“所以,李姑娘破解了銅匣子”
李卓航點頭道“不錯。”
謝耀輝十分的配合,繼續問“匣子里是什么呢”
李卓航道“章懷太子的印信和玉佩。”
謝耀輝“”
這辯論,開端便奇峰突起。
果然像李卓航說的,那李菡瑤的身份還真比王壑要正統,但謝耀輝能承認嗎
當然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