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火槍兵居高臨下,占據絕對的視角優勢。
而且。
雙方互射。
火槍兵的身邊。
長柄竹矛兵直接退下。
換成一名刀盾手補位。
以戰器重盾替火槍兵遮掩。
火槍兵的傷亡明顯減少。
與之相反。
巴牙喇的傷亡數字上升。
建虜的步軍重甲正迅速趕來,白桿兵的一千弓弩手拼命攔截。
相比巴牙喇騎兵。
步軍重甲的戰甲只有一層。
自然擋不住白色光束。
建虜重甲不斷被擊倒。
河堤前面。
到處都是建虜重甲的尸首。
遠遠超過了巴牙喇騎兵。
建虜的傷亡數字。
比歷史書描述的要多。
“渠帥,彭脫有一事不明。”這時彭脫開口道。
陳原宏笑道,“你是說為什么建虜的傷亡大增”
“莫非”彭脫猜道。
“正如你所想。”
陳原宏點頭笑道,“我平衡掉了雙方的國運加持,建虜沒有了國運的優勢。
這場戰斗,白桿兵及時撤出了一千弓弩手,加入戚家軍車陣。
建虜的傷亡將成倍增加。”
彭脫眾人都恍然大悟。
他們都是久經戰陣。
自然能看出來。
一千弓弩手加入車陣。
可大幅提升戚家軍的戰力。
陳原宏看向下方。
心中也不由感慨。
平衡掉了國運的差距。
戚家軍的車陣威力盡顯,建虜這次能勝也將是慘勝。
如果真是這個結果。
他重演時空將會更加簡單。
要知道。
戚家軍現在僅有四千人。
若是明王朝肯普及。
建虜哪里有機會入關
戚家軍的車陣對上騎兵,基本就是無解的存在。
破車陣用騎兵肯定不行。
必須用步軍。
由步軍推著楯車來拼步軍。
歷史上。
建虜就是用楯車拼車陣。
一旦陷入拼步軍。
建虜那點人口。
很快就會消耗完。
建虜后期不得不依靠仆從軍,原因就在于此。
陳原宏盯著下方的戰場。
盤算著車陣的破法。
而岸邊的戰斗還在繼續。
雙方的搏殺。
慘烈且單調。
完全就是拼箭矢、火槍數量,戚家軍的彈藥似乎真有問題。
陳原宏一開始就斷定。
戚家軍很可能會輸。
原因就在彈藥補給上。
白桿兵。
戚家軍。
遼陽的明軍。
三家聯手來救沈陽城。
戚家軍遠道而來,并不了解建虜的真實情況。
補給按照北蒙騎兵參照。
肯定會出現不足。
以明軍的軍備水平。
等戚家軍到了遼陽。
哪里還有充分補給的可能
從雙方交戰開始。
雙方的火炮都引而不發。
也佐證了這個判斷。
此時的建虜。
并沒有火炮、火槍。
繳獲的火炮能有多少彈藥
所以。
建虜不敢任意開炮。
奇怪的是。
戚家軍也沒有開炮
顯然。
戚家軍不開炮,只能是同樣的原因彈藥有限。
以此推知。
戚家軍的火槍彈藥
恐怕支撐不起這場大戰。
建虜的巴牙喇騎兵身上,裹著三層的戰器重甲。
除非離的很近。
火槍的攻擊很難破甲。
一句話。
建虜的戰器重甲水平更高。
戚家軍的陳策想破腦袋。
怕是也沒有想到這一點。
渾河南岸戰場。
巴牙喇騎兵正緩緩退下。
趕來的數千步軍重甲圍上來,跟戚家軍車陣短兵相接。
雙方火槍、弓箭互射。
戰況更加激烈。
戚家軍火槍兵。
白桿兵弓弩手。
聯手對付建虜重甲的弓箭。
雙方不斷有兵將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