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貝常被用在水中載具的底座煉制上,可以讓載具在水面航行時更加迅捷。
安格爾雖然煉制的是船型載具,但畢竟還是飛行載具,而不是水上載具。雖說作為船型的飛行載具依舊是可以入水,但航行速度和普通的船只差不多,就算用了浪潮貝,也頂多讓速度快上一兩分,大約就像是大風拂過時的推力。
所以,安格爾一開始是不準備用浪潮貝的,畢竟浪潮貝更適合水上載具。
但奈何浪潮貝的紋路非常好看,顏色也白的很純正,配合船底板的“灰白木”很是搭配。安格爾在對比了好幾種材料后,還是覺得浪潮貝的紋路與顏色最適合底座。
所以安格爾在斟酌再三后還是用了上去,就當是做添頭。
結果,偏偏是這個添頭,贈送了安格爾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禮。
飛行載具煉制的很成功,安格爾為了省事,直接用“貢多拉”作為這艘小船的名字。
貢多拉長36米,寬78米。整體的顏色是漸變的,主色調是黑中偏藍,但船底則是浪潮貝的乳白色。
兩頭的翹角是呈夜空的顏色,配以星辰瑩石為裝飾,翹角頂部分別有一面白日,以及一輪幽月。托著日月的是兩個身披薄紗,背長雙翅的女神形象。
窺一斑而知全豹,光是這翹角都精致入微,其他的地方更不用說。尤其是那后方的“烏篷”隔間,刻畫的紋路極其精致,配以低調奢華的顏色,再綴以飄忽全船的半透明星空薄紗,光是外觀來看,充滿著神秘與精致的氣息。
而且,整艘船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是船底。
因為冰窟太狹窄,飛行載具的速度又快,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安格爾沒有立刻試驗,只是通過刻畫的懸浮魔紋,讓它懸停在半空中。
當貢多拉浮空后,它的船底就曝露了出來。
明明是停在空中,但安格爾隱隱約約看到了船底周圍出現海面才會有的水紋與白沫。推動貢多拉前行時,那水紋還會產生相應的漣漪,宛若在水中。
若非安格爾知道他把貢多拉懸浮在半空,光是看那船底周圍的水紋白沫,他會以為這是在海面。
是幻覺,又不是幻覺。
這就是“浪潮貝”送的大禮船之所至,皆為大海。
浪潮貝的效果,本就是在水面航行增幅一定的速度。安格爾撞了大運,激活了“浪潮貝”的特殊效果,如今它的增幅速度,不僅限于水面,就連天空也可以增幅。
因為,它把天空也看作了大海
這意味著,飛行載具的速度會更快
這完全是113的買賣,可以說安格爾制作的這一艘貢多拉,借著“浪潮貝”的效果,已經完全可以媲美中階飛行載具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