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思索了一陣后,安格爾決定煉制一個結合“矛盾”與“幾何”概念的外形。這樣比較匹配紀念碑谷這個幻境。
將矛盾與幾何的概念相糅合,安格爾腦海里浮現了一個個古怪圖案。
諸如彭羅斯階梯、克萊因瓶,埃舍爾立方體、彭羅斯三角體等等
當然,還有很多類似黑林錯覺,盲點偏移、惡魔音叉等幾何圖案。但因為構造難度,以及平面與立體的不一樣,都被安格爾一一排除,最后只剩下寥寥幾個圖案。
在這些圖案里,安格爾最終的選擇是。
莫比烏斯環。
這是一個極能代表幾何概念的圖案,同時,也與紀念碑谷的整體畫風十分相近,而且光是這個圖案,就能讓人聯想到很多幾何與數學的事。
雖然確定了構建圖案,但直接制作一個莫比烏斯環,似乎也不見得美觀。
安格爾想了想,決定在莫比烏斯環的外面,包裹一個透明的幾何體,最后做成一個擺件。
念頭通達,安格爾煉制起來就極快。
從確定煉制的外形、到選擇材料以及最后制作出成品,時間花費不到兩小時。
莫比烏斯環靜靜的懸浮在晶藍色線條的透明菱形之中,以菱形一角為支撐點,做了一個底托。
整體來看,這個擺件看上去復雜,但實際處理出來的成品簡潔明快,并且第一眼就能讓人產生對幾何、對數學的油然而生的距離感與驚艷感。
而且,它的外形以菱形為外殼,看上去很像是一座“碑”,與紀念碑谷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安格爾對這個擺件很滿意,在底座也刻畫了專屬的徽標。
至于這個擺件的名字,安格爾原本想稱呼為莫比烏斯環,但莫比烏斯并非是巫師界之人,解釋起來也麻煩,他想了想,決定以“怪環之碑”作為其名。
煉制好了怪環之碑,安格爾便無事可做了,他不知道桑德斯那邊是什么情況,也不好過去打擾,索性繼續積累起納爾達之眼所需的底蘊來。
嘀嗒嘀嗒
墻壁上的掛鐘,分針在一點點偏移。當分針轉動一圈,時針動了一格時,安格爾耳邊傳來了桑德斯的聲音。
“來書房一趟。”
不知為何,安格爾覺得桑德斯的聲音里似乎壓抑著某種情緒,給他一種古怪的感覺。
來到書房后,桑德斯已經收起了雪原幻境,他坐在書桌前,手里的筆飛快的記錄著什么。霜月項墜,則掛在安格爾當初煉制的隼魔擺件之上。
“你先坐著,稍等我片刻。”桑德斯沒有抬起頭,語速飛快的道。
在桑德斯奮筆疾書的時候,安格爾的目光再次放在了那個隼魔擺件上。其實以目前他的眼光來看,這個隼魔擺件不是太精致,有點粗制濫造的意味。
但桑德斯似乎挺喜歡的,一直放在書桌上從未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