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爾可憐兮兮的看著巴拉萊卡。
看著皺成包子臉的安格爾,巴拉萊卡不禁笑出聲。這么多年,大概就這個人類客戶,最為實誠了。
面對安格爾的求助,巴拉萊卡拿出長柄煙斗指了指皮紙另一側“自己看背面。”
安格爾忙不迭的翻轉一看,卻發現背面居然是用人類通用語記載的合成方法。而且,看文字的陳舊程度,以及詞匯的運用,根本不是如今世代的文字記錄方法。
反倒是在一些古籍中,能看到類似的表達。
“這是皮紙上原本就帶的,我也讀過,有些注釋不太明白,但翻譯的卻很準確。”巴拉萊卡道。
巴拉萊卡的話,讓安格爾也意識到一件事看來,他并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很久之前其實就有人類得到過傳火之石的合成方法。
就是不知道會是誰安格爾仔細打量了皮紙背后,并沒有落款。
或許只是一個不具名的前輩,也許消逝在了歲月逐流里,也許成了命運長河的弄潮兒,這與他其實已然無關。
如今,安格爾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這張皮紙上。雖然并沒有實質性的獲得什么東西,但得到這個傳火之石的合成方法,也讓他省了去惡魔城拉蘇德蘭的路。
在安格爾閱讀的時候,巴拉萊卡也沒有催促,而是拿起高腳酒杯,獨自品味。
過了約莫三個小時,安格爾從伏案中抬起頭。
此刻,他的眉頭是緊蹙著的。因為這張皮紙上記載的東西,有些實在是太過奇特。
關于合成方法的記錄,他只花了半個鐘頭就讀完了,之所以一直伏案思索,完全是因為他在看那位前輩的注釋。
不得不說,用通用語記載的那位前輩十分的用心,或許他本身也是個煉金術士。他把傳火之石的合成方法,用煉金術的語言解釋了出來,省了安格爾很多心思。
光是這種解讀,其實就已經不虧。安格爾就算去惡魔城尋找那個半血惡魔,也不見得能得到如此完整的煉金解讀。
傳火之石的原本合成方法,是傳火惡魔的遠祖,無意間捉摸出來的。煉制起來非常的大開大合,其中用的料也不計分量,故而合成傳火之石的成功率不高。
隨著時移境遷,傳火之石的合成成功率慢慢提升,可依舊不算太高。
但這位前輩,用煉金的語言,合理化的分析,將傳火惡魔在它們“原始煉制”中的弊端都寫了出來,雖然沒有點明解決方案,但已經可以極大的提升成功率。
不過,安格爾之所以看完之后依舊皺著眉。
是因為這里面記載的材料,幾乎超過90的,安格爾都沒有聽說過。
慶幸的是,翻譯成通用語的前輩,將其中絕大多數名稱古怪的材料的效果寫了出來,并且還記載了其他材料的替代方案。
煉金術便是如此,不會拘泥于一種配方。
安格爾自己也在尋思著這些替代方案,很多替代方案的材料安格爾都有儲備。但其中有三種材料,這位前輩沒有寫替代方案,這意味著無法替代。
而這三種材料,分別是沉積千載以上的地脈火巖、黑金夢魘的不滅燃骨,還有最為重要的地獄幽火熬制的白燼火融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