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化漩是一個有既定結果的過程,但每個人的化漩是不一樣的。就像是「三十六位空間坐標系定位法」,每個人的思維空間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準確的參照物,想要使用這種定位法,就必須親自去計算。
而「三十六位空間坐標系定位法」,哪怕正式巫師的計算能力都需要計算很久,更遑論學徒。
這也是學徒無法使用這個定位法的緣故。
化漩也一樣,每一個學徒的魔源不同,最后化漩時存留的能量也千差萬別稀疏濃淡,精粹與否,魔源總量,性質變化等等都不一樣。
所以,想要化漩,每個學徒的操作手段都不一樣。
這個階段,就考驗學徒的知識底蘊了。
看看你對能量的認知夠不夠,如果認知不夠或者無法快速反應過來,那么這團能量到了后期的逸散速度,會超乎想象的快。到了最后,思維空間就會成為一團亂麻,再也無法挽回。
安格爾在修行路上,不僅運氣不錯,天賦更是被桑德斯看重。
他對能量的認知,比起普通學徒更加的敏感。要不然,桑德斯也不可能讓安格爾進行突破準備。
故而,當安格爾看到這團能量時,他沒有慌張,立刻就進入了能量的觀察階段。
就像是一場考試。
審視題面,分析數據,確定解題方式,然后進入最后答題階段。
這一過程,是每個學徒的必經之路。
對于其他人來說,他們的能量團并不大,所以可以很快就觀察出能量運轉的規律,然后立刻進行化漩的計算。
可是安格爾不一樣,他的這團能量太多了,能量運轉一圈的時間都比其他人長,讓他必須耗費更大的精力在觀察上。
安格爾此時已經忘記了時間。
當他開始確定化漩方案的時候,他看了一眼能量團,心中稍微紓了一口氣。
能量團還是聚合態,并沒有開始逸散,意味著他消耗的時間應該不算太長。
在他看到的記載中,有學徒在確定化漩方案的時候,就已經有大量的能量開始逸散,所以相比起來,他雖然耗時可能更多,但目前來看還沒有出現謬誤。
化漩方案是重中之重,安格爾快速的在思緒中過了一遍,確保不會出現問題,便開始對那團聚合的能量動手。
首先,需要聚合出魔漩的種子。
接下來,等這團能量進入了魔漩種子的運轉節奏后,它會逐漸旋轉起來,成為魔漩的初狀態。
等到魔漩雛形初現的時候,最后便是穩固住魔漩。
步驟很簡單,但是過程中并不簡單。而且,這不是一個單一過程。
以為全心全力的放在魔源化漩上就行了不是的。在這過程中,靈魂之地和肉身,也會受到牽連。
等于說,包含思維空間和精神海在內,四個戰場的沖突,即將同時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