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2章
曲得仁的看法其實沒錯,秦簡在連升幾級之后,的確是一度產生了一些躺平的想法。
他知道自己并非海漢出身,又沒有多少文化,再加上他如今的歲數,能在南京當個管雜事的民政官員,手底下有那么幾個油水豐厚的長期項目,基本就已經頂到天花板了。
以他的條件,想在官場上繼續往上走,除非是能立下讓執委會矚目的驚天奇功,又或是與某位海漢高官聯姻得到了額外助力,而這兩條路對他而言顯然都是走不通的。
當個躺著收租的地主,對如今的秦簡來說是再簡單不過。他甚至已經在燕子磯東邊幾里置辦了一個面積頗大的農莊,光是為他耕種農田、飼養禽畜的佃戶,就有足足四十多家人。而農莊那幾百畝地的產出,也足以讓他下半輩子維持優渥的生活水平。
但秦簡最近意識到一個問題,他近幾年所得到的這一切,是因為自己對海漢來說是一個有用的人,為海漢在南京穩固統治做出了貢獻,才會得到這些超額的回報。
但如果某天他不再為官府做事了,那這種特殊價值就會很快縮水,而自己的兒女卻未必能夠繼承他最擅長的事業,說不定以后也就只能守著農莊收點佃租。
然而在應天府易主期間,秦簡已看過太多的地主在短短幾天間就被亂兵卷走了所有值錢家產,即便是財富規模超過他數倍的人,也不乏有家破人亡者。那些逃難到南京城的地主大戶,與普通難民其實也沒什么差別。
秦簡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不能就此歇下來,就算沒法把后人帶進官場,至少也要把路鋪好,為后人掙個優秀的家世出身才行。
好在他此時并未脫離官場,以目前所掌握的資源和人脈,也不難爭取到一些表現的機會。
比如當下,正有這樣的機會自動送上門來了。
曲得仁雖不清楚秦簡這些心路歷程,但畢竟也是經歷了與秦簡相似的發達過程,對他的說辭倒也十分贊成。
兩人本是親戚,這幾年在亂世中互相照應,如今都已混出了名堂,彼此也是十分信賴。曲得仁便詢問秦簡,可有什么具體的計劃。
秦簡沉吟道:“以我之見,這事要分兩頭來辦,我這邊先盡力完成石將軍下達的任務,你那頭去設法弄清上頭搜集這些情報的真實用意。只有知道了上頭的目標是什么,我們才能把這差事辦得漂亮一些。”
送走曲得仁,秦簡獨自端坐思考了良久,這才叫來下屬傳達指令:“替我寫幾封請帖,我要宴客!”
隨即說出了幾個名字,皆是經常來往于海漢與大明之間的船老大和商人。他打算先小范圍地接觸一些比較熟悉的人,了解一下大明那邊是否有什么不尋常的變化。
當晚受邀的幾人都按時赴約,來到了秦簡定下的酒樓。
對于這些人來說,秦簡雖然不是什么高官,但卻實實在在地掌握著燕子磯碼頭的航運資源。要想通過燕子磯碼頭做航運買賣,少不了要跟秦簡搞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