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九江已經成了風口浪尖的危險之地,那么調離九江就是最簡單的避險方式了。
不過程云崖隨即介紹說,這個辦法也不是誰都使得動,要是在吏部沒有一定的關系,跨調動職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絕大部分人也只能先熬滿任期再作打算。
而且九江這地方雖然面臨著被戰火波及的風險,但其區域航運中心的地位并不受此影響,反倒是越發顯得重要了。大明失去南京之后,九江目前就是長江中下游的航運樞紐了,這也為九江的官員們帶來了大量的發財機會。
別說九江知府盧從善這樣的大人物了,就算是他手底下管理港口,與秦簡職責相當的低階官員,也能利用手上的資源,輕輕松松賺個盆滿缽滿。
所以當地官員一方面會因為兩國間的風吹草動而陷入緊張,另一方面卻也在利用這種環境,從跨國貿易中大撈油水。
就是這種將戰未戰的時期,對九江的文武官員來說是最有價值的局面。許多人都打算趁著這個時期,先把后半生養老的財富掙下來。當然也有一些權力更大能力更強的官員,已經把子孫后代幾輩人所需的財富都搞到手了。
至于后路,大多數官員的想法是有錢就有后路,屆時無論是撤往大明后方,還是干脆跑路到海漢,有錢傍身都可以解決很多無法預知的問題。
秦簡聽到這里,覺得切入的時機正好,當下便搖搖頭道:“程掌柜,若是九江的官員們都是如此想法,那可就要吃大虧了!”
程云崖訝然道:“秦大人此話從何說起?”
秦簡解釋道:“真到了戰時,有錢人只會成為旁人眼中的肥羊罷了,若無門路接應,提前安排,想從九江逃到南京這邊來又談何容易,說不定在半路就被亂兵給截了。這種情況,在之前應天府陷入戰亂時可發生過不少。”
秦簡說罷,便給程云崖舉了幾個例子,在應天府赫赫有名的權貴是如何稀里糊涂就死在了戰亂之中。
他舉的這些例子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并非隨口杜撰,說得繪聲繪色,讓程云崖也是吃驚不已。
程云崖面露驚恐之色道:“還好秦大人提醒,否則到了戰時才急急忙忙地撤離,說不得真會出事!”
秦簡安慰道:“程掌柜若是長居南京,當無此憂,頂多趁早把家人接過來便是。這南京城內外駐有數千海漢精兵,江浙地區還有大量援兵隨時可經長江快速增援,就算大明集結湘鄂贛三地兵力來攻,也是打不過的,大可在此放心居住。”
程云崖道:“在下已在棲霞山下購置了一處農莊,安頓下來倒是簡單,不過家里還有些親戚在九江做官,他們可不像在下這么自在,說走就能走。”
秦簡一聽終于說到重點了,當即接過話頭道:“程掌柜如有需要,秦某倒也幫得上一點小忙,至少在本地駐軍司令石將軍那里,說話也能起到點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