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這些海漢高官,或多或少都跟岳仕宗打過交道,也都知道此人對大明的忠誠度頗高,往常也沒有出現過什么立場動搖的跡象,誰知竟然會悄無聲息地就被石迪文策反了。
雖然石迪文說得輕描淡寫,似乎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簡單,但任誰都明白,想要策反岳仕宗這樣的高官絕非易事,這中間只怕是還有許多眾人所不知的細節。
不過從石迪文的描述看來,岳仕宗其實也只是他計劃中的一枚棋子罷了,所以才會輕輕帶過,并未將這個環節當作重點來講述。
寧崎好不容易才從震驚狀態平復下來,整理了顏楚杰和石迪文所敘述的信息后,這才開口說道:“所以目前的情況是,江西贛州府、九江府兩地的知府,都已經是聽命于我們,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這兩處地方了?”
石迪文點點頭道:“可以這么理解。如果局面控制得好,我們的確不需要大動干戈就能實現治權的交接。而且這兩地南北呼應,對于我們后續拿下整個江西,也會起到極大的作用。”
寧崎深吸了一口氣道:“你們這幫人,還真是瞞得挺嚴實啊!我要是不主動問,你們是打算等到事成之后才說了。”
石迪文道:“事關重大,且前景難以預測,也是怕過早宣揚出來會造成不可控的影響。”
石迪文對這指控并不否認,讓寧崎有些生氣但又無可奈何。
由于工作原因,執委會的另外幾名文官目前都不在杭州,所以今天這個臨時會議,實際上就只有他和陶東來、顏楚杰、石迪文四人出席。
施耐德、白克思、袁秋業等人此時都在外地公干,喬志亞人在海南島,而陳一鑫則是駐守遼東,這些人對此事大概也是跟寧崎一樣毫不知情。不過即便事后知道了相關情況,屆時木已成舟,他們應該也不會對此加以指責。
顏楚杰和石迪文顯然是穿一條褲子的關系,而陶東來必定也是知情者之一,畢竟他兒子陶弘方現在坐鎮南京擔任主官,這番策劃當然也與其脫不了干系。
以一對三,寧崎知道自己肯定無法駁斥他們這種行事方式,而且此事若能辦成,的確能對海漢兼并大明的進程起到推動和示范作用。和平過渡的范例越多,就越有可能會讓更多的大明地方官員選擇效仿,這道理寧崎自然也明白。
只是如此大事,這幾人卻未及時在執委會內部進行通報,多少是有些不太合理。再聯想到陶東來和石迪文的兒子都在南京任職,這顯然是為其量身打造,不想讓外界分潤這份功勞,準備要把拿下九江的行動辦成邀功請賞的資本。
寧崎無奈之下,只能責成國防部盡快補交相關行動的報告,并且后續進展需及時通報執委會,重大決定也需經由執委會審批通過。
其他三人對此并無異議,寧崎這才悻悻離開。
“看吧,我就說老寧知道這事了肯定得發火,說中了吧?”顏楚杰無奈地搖搖頭道。
石迪文笑道:“但就算發火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啊,頂多說我們走的程序不夠完善,可沒法指責我們這事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