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漢艦隊抵達九江之前,一切有關當地打算投降的傳聞都缺乏真憑實據,三司衙門也不能僅憑這些傳聞,就打報告讓朝廷降罪知府盧從善,另行委派人手到九江去替代當地官員。
當然就算南昌的三司衙門采取了這樣的措施,要把這些流程一路走下來,至少也得耗費三四個月的時間。
而南昌那邊估計也想不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三司衙門里的高官們或許還覺得有緩沖時間來慢慢調整部署,等海漢方面有了明確的動向再說。殊不知海漢軍不動則已,一動便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九江。
按照盧從善的說法,他只提前了一天通知九江的大小官員,給那些立場不定的人留出作選擇的機會——要么留下來投靠海漢,要么自行離開九江。
而選擇離開九江外逃的官員,顯然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就將消息送到南昌。等南昌那邊通過逃過去的人了解到九江發生的變故,屆時已經來不及采取任何補救措施了。
不過話雖如此,石成武也沒有被輕易得來的成果沖昏頭,還是繼續保持著謹慎態度,傳令讓入城的先頭部隊對城內各處交通要道、制高點、官衙、兵營、官庫等特殊地點實施控制,待排除隱患之后,再與盧從善等人一同進入城內。
石成武并不是一個生性謹慎的人,他如此小心,還是源自上次回杭州時,石迪文對他的一番特別叮囑,讓他在進軍江西時須得小心交接過程中對方耍花樣,避免以身涉險。
因為明軍在正面戰場擊敗海漢軍的概率極小,只要石成武不去帶頭沖鋒陷陣,在軍中坐鎮指揮并不會有太大的安全問題。
而對方唯一的翻盤機會,大概就只有尋找海漢要員的安保疏漏,以刺殺行動來制造混亂。如果僥幸得手一次兩次,或許還有機會拖慢海漢的行動進程。
石成武把父親這番叮囑也聽進了耳朵里,到了九江之后不忘照此操作,沒想到這命令頒布下去不久,還真讓入城的部隊遇上了狀況。
在對重點地區進行排查的過程中,發現有兩股人馬分別潛伏在城內府衙附近和某處酒樓中,這些身份不明的人員在遭到海漢軍盤查時拒絕配合,有人慌慌張張亮了兵刃,打算要拼個魚死網破。
不過率先入城的部隊皆是海漢軍中的精英,對于清剿城區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遇到這樣的變故絲毫沒有慌亂,帶隊軍官當即便下令先守住四周街口要道,封鎖片區交通,以免讓對手在混亂中脫逃。
對于已經陸續進入城中的上千名海漢士兵來說,這種小股伏兵就是甕中之鱉,一旦在行動之前被發現,就很難制造出更大的麻煩了。
圍堵他們的海漢軍當務之急并不是消滅他們,而是盡快捉拿活口,逼問其行動計劃,以及是否在城內外還有其同伙潛伏。只要能從這些家伙身上有所收獲,戰功就能穩穩到手了。
整個戰斗過程并沒有什么意外發生,這些伏兵雖然裝備有刀弓和少量火槍,但在成建制的海漢軍面前顯然是不夠看的。幾輪攢射下來,便讓他們打消了突圍的幻想。
埋伏在府衙附近的那支人馬很快就在戰斗中損失過半,連指揮官也死于當場,剩下的人自知已無法成事,當下處境也是插翅難飛,便在海漢軍的勸降之下選擇了繳械投降。
而另一支埋伏在酒樓里的人馬則是試圖利用酒樓的環境死守上層,從高處向酒樓外的海漢軍實施襲擊。
但他們很快發現這種嘗試也是徒勞的,因為他們手中的武器,無論射程還是精準度都無法與對手相比,盡管占據了高處,但也沒什么優勢可言,反而是一露頭就會成為外邊眾多槍口的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