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明真相之前,盧從善等一幫本地官員,這下也只能先紆尊降貴,被暫時軟禁一陣子了。
石成武倒也沒有獨斷專行,待上到城樓之后,他便向寧子敬和哈建義二人征詢意見。畢竟九江這地方今后還得交給他們來管理,石成武如今只是替他們掃清障礙而已。
寧子敬道:“如果盧從善對此并不知情,那倒是小事,怕就怕這是對方謀劃已久,有意為之。我們若是在城內外大肆抓捕,不免會造成人心惶惶,也就談不上平穩過渡了。”
石成武聽了之后不置可否,又詢問哈建義的看法。
哈建義道:“我倒是覺得交接過程中出些狀況未必是壞事。”
寧子敬道:“此話怎講?”
哈建義解釋道:“你想想,如果就這么平安完成了交接,我們接下來要清理地方上的人事關系,是不是就不太好下手?這下事情鬧大了,倒是提供了現成的罪名,我們要查辦任何人都可以此為由,哪怕是盧從善,如有必要,我們一樣能把他給套進去治罪。”
寧子敬還未作聲,石成武已經鼓起掌來:“英雄所見略同,建義,我跟你的想法一樣,應該趁此機會立威,對九江本地權貴進行清洗。”
寧子敬有些憂心道:“有必要這樣做嗎?”
石成武道:“子敬,上位者不可心慈手軟,若無權威,以后誰會心甘情愿聽你發號施令?”
“再說了,那盧從善雖然有心投靠我國,而且這事很可能的確與他無關,但他身邊的人,他的下屬親信,是不是都與他有著同樣的想法?有沒有立場搖擺不定的人?”
“還有,你和建義都是匆匆上任,也沒帶多少人手過來,但要在這里長期執政,你們也還是得盡快安排一些信得過的人接管重要崗位,不是嗎?空降下來的官員,他們憑什么坐穩位子?那還不是得憑你和建義的威信才行!”
哈建義也補充道:“子敬,石兄說得在理,這九江是新占領區,若不照此行事,今后政令軍令都未必能夠順暢執行。”
寧子敬也知他們說得有理,只是長期以來,他對執政的思路還是受其父親影響,認為平和、中庸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對于二人所說的激進手段難免有些排斥。
但寧子敬不是死腦筋,眼下九江的狀況,的確是有一定的潛在風險。如果沒有石成武同行,他和哈建義來此接收治權,大大咧咧地入城,說不定還真會著了道。
為今之計,的確是應該聽從經驗更為豐富的石成武,先借這個意外事件立威,震懾一下躲在暗處的宵小。
不過哪些人該貶,哪些人該殺,他此時還沒有章法,恐怕還是得先由石成武來主持大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