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項淳夫對贛州的控制力有限,當地駐軍都是聽命于南昌那邊都指揮使司衙門的指令,并不會完全遵從項淳夫這個知府的調動指揮,因而也就無法在海漢采取行動之前解除當地武裝。
而盧從善在九江的表現就要好得多,雖然最終還是沒清理干凈城內的小股伏兵,但提前解除武裝這件任務卻也算是基本完成了,使得海漢軍進入九江時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斗。
項淳夫未能解除當地武裝所帶來的實際影響,便是海漢軍在行動之初就遭遇了明軍的抵抗。而且明軍抵抗力度之強,大大超出了海漢的預計。
贛州府下轄十二縣,其中與福建交界的是石城、瑞金、會昌三縣,與廣東交界的是長寧、定南、龍南、信豐四縣。
本來按照項淳夫匯報的情況,海漢軍可分東、南兩路入境贛州,長驅直入抵達府城,整個行動時長不會超過五日。如果一切順利,有很大可能趕在九江這邊之前拿下贛州,這樣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為九江的行動減輕壓力。
海漢軍行動之前,倒也料想到了可能會遭遇到一些零星的抵抗,所以也做了交戰的準備,福廣兩地都是出動了麾下的主力作戰部隊。
但在這七個縣中,竟然有五個縣都對海漢軍的到來組織了武裝抵抗,這完全出乎了海漢的預料。
江西南部的地理環境與相鄰的福廣地區一樣,同樣也是綿延不斷的山區,各個縣城都是位于群山之間的交通要道上,想要繞行并不容易。
進入贛州的海漢軍分兵到各縣接收治權,但遇到這些不肯乖乖投降的縣城,也只能擺開陣勢攻城。
雖說這些小縣城的兵力有限,至多不過一兩千人,但據城而守不主動出擊,海漢軍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打下來。
前往各縣接收治權的幾乎都是騎兵,自然缺乏攻堅的能力,只能等待后續的主力部隊帶著攻城火炮趕來。而這些地區的山路行軍不易,重型裝備往往一天也走不了幾十里地,也不像九江那邊有便利的航運通道可用,導致海漢軍在調動和部署過程中耗費了不少的時間。
真正攻打這些縣城的過程,其實也沒什么意外發生,一旦用重火力攻破城門之后,城內的明軍就基本沒了倚仗,爭奪城內地區的戰斗并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但由于城內巷戰的短兵相接戰斗不少,海漢軍也不免出現了少量傷亡,這也使得福廣兩地帶兵的將領大為惱怒,認為這是安全部提供情報有誤所造成的損失。
張千智也很無奈,他對于這次行動十分重視,畢竟贛州是“無間計劃”的首個戰果,如果這里行動順利,那么他接下來還會沿用這種做法,在其他地區動用早年間潛伏到大明的棋子。
所以這次安全部也出動了不少人手參與行動,包括張千智、龔十七在內的一眾安全部高官都到了前線督戰,但局勢顯然并未朝著他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