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和黎人打交道,目前穿越眾里首屈一指的專家就是周恒行了。周恒行本身就是黎族人,穿越前在儋州市文化館的工作就是專門搜集研究古時海南黎族相關資料,對黎族的民風民俗最為了解。現在執委會要成立黎區特別工作組,周恒行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組長。
黎人源于古代百越,而“黎”這一專有稱呼始于唐末,早在漢代以前黎人先民就渡海而來,作為第一批居民開發了海南島,漢武帝平定南越之后,數次派軍民進駐海南,設立了珠崖、儋耳兩個郡。之后的歷朝歷代中,黎人也一直被納入到中央王朝治下,黎人生產的珍珠、玳瑁、香料等物品向來都是瓊州的“貢品”,元代的時候中央政府甚至直接就給海南黎人各個峒的峒首授予世襲“千戶”“萬戶”的官職。當然這么做的后果也造成了黎人內部階級矛盾的激化,從那時候起黎人與漢人之間的關系便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而對于穿越眾來說,這些半開化的黎族山民無疑還屬于非常危險的交往對象,但如果利用得當,黎人山寨的人力同樣也可以為己所用。對歷史比較熟悉的寧崎指出,明正德瓊臺志中就有記載,永樂年間崖州地區的黎峒就達近百個,整個海南島地區的黎峒數量達到驚人的1200余個,這么多大大小小黎人村寨的人口加在一起,少說也有二十萬上下了,絕對是一大筆值得開發的人力資源。因此執委會對于黎區工作是非常重視的,為了這個工作組,幾乎是將各個部門的精兵強將全部都調集到了一起,力圖要在海南內陸地區開辟出一個新的人力來源。
除了周恒行這個黎族專家之外,特別工作組包括了礦業、農業、建設、通信、商務、軍警、文教、醫療等部門的人,執委會委派了相對清閑一點的寧崎作為決策把關,整個隊伍浩浩蕩蕩足有四十來人,其中還不乏像大胡子約翰遜這樣兼具軍警醫療兩職的能人。而交易的物資早在穿越前就已經準備好,主要是以食鹽和大量的鐵制農具為主,這也是在內陸山區居住的黎人最需要的東西。
為了保證前方有足夠的醫療力量,北美幫的另一名專攻心血管疾病的醫生摩根也被征召入隊。另外還有搞化工專業的喬志亞,這家伙也跟王湯姆一樣,是在美國出生的abcaese,連中文都還說得不太利索的正宗香蕉人。喬志亞加入的原因是化工部的三酸二堿生產基地也同樣規劃在了田獨礦區附近,他此行的主要目的還是代表化工部實地考察項目規劃實施地點的可操作性。
約翰遜、摩根和喬志亞三人在穿越前都曾經有過在美軍中服役的經歷,特別是喬志亞曾在波多黎各的美軍布坎南堡陸軍基地服役,對于熱帶雨林環境非常熟悉。將這具備軍事經驗的三人調到特別工作組,在很大程度上也緩解了軍警部的護衛壓力。
北美幫六人組這次一半人被納入到了特別工作組當中,為此軍警部和海運部不得不重新協調人手,將原本的兩艘雙體帆船巡邏體制暫時縮減為一艘執勤,一艘待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現在海運部人手太少,能獨立駕船出海的人就那么幾個。好在繳獲的海滄船現在已經投入正常巡邏當中,有十名明軍水手的協助,勉強還是可以維持每天兩艘船輪流出巡的規模。
為了節省路途上的時間,執委會專門把“新世界號”上的幾艘救生艇放了下來,裝運特別工作組的人員。這四艘救生艇都帶有小排量柴油推進器,具備一定的自航能力。另外還從漁村調集了四艘小木船,分別掛在四艘救生艇后面裝運二號基地所要使用的建材物資。然后眾人魚貫上船,船隊以大概不到五節的航速沿著田獨河逆流而上,朝遠在內陸的營地緩緩行去。
離開勝利港大概兩三里之后,河道就開始逐漸變窄,從出海口的數百米寬收縮到僅僅十余米。河岸兩邊都是平坦而寬闊的土地,只是目前還被郁郁蔥蔥的林木所覆蓋著,雖然伐木隊已經將數十名本地漁民納入旗下,每日奮力砍樹開路,但想要打通陸上通道恐怕還尚需時日。在船上閑著無事,寧崎便讓周恒行給大家說說黎人的情況,提前做一下科普。
周恒行笑道“那大家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