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漢子很驕傲地向來客們介紹,這位老者便是這個符山峒的峒主符諾。符諾也開口說了一段話,周恒行向同伴們翻譯道,在這附近方圓百里之內,符山峒就是最大的黎人村寨,如果想要和黎人做交易,那么就要遵守黎人的規矩。
周恒行先是向老峒主說明了來意,然后主動送上了事前準備好的禮物表達善意兩把陽江仿的卡巴1218軍刀,兩只義烏批發回來的zio國產山寨貨,以及兩瓶撕掉標簽的一斤裝瀘州老窖。之所以每種禮物都是準備了兩份,是周恒行建議的,據他說黎族的習俗里同樣也有好事成雙的寓意。
符諾饒有興趣地仔細查看了工作組獻上的禮物,兩把短刀的鋒利,打火機的精巧,都讓他嘆為觀止。最后看到兩瓶白酒的時候,老人徹底不淡定了這酒倒也罷了,黎峒里也有自釀的糯米酒、芭蕉酒、山果酒,可這裝酒的瓶子竟然是透明的這些敗家的漢人,竟然用水晶來做酒瓶
然后帶路的中年漢子將這次的交易物品拿上來擺到屋中間地板上,峒主符諾又再驗了一次貨,滿意地點點頭,然后居然用一種很接近南方粵語的口音說道“你們的貨物很好,這種東西崖州也沒有,你們從哪里來,我的客人”
在座的人穿越前大多都在廣州待了幾個月,粵語就算不會說也基本能聽懂了,符諾所說的話顯然在這個范圍之內。就連周恒行也吃了一驚“峒主,你會說官話”
符諾點點頭道“我年輕的時候去過崖州、瓊州,在崖州還住過幾年,但那里的漢人不會拿這些好東西和我們交易。”
周恒行早就受過培訓,知道該如何解釋自己這幫人的來歷,當下便又把海外漢人的說法重復了一遍,末了還帶上鄭重聲明“我們愿意在平等的基礎上和黎人交易,雙方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通過交易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你們想要什么”符諾攤開了雙手“我們黎人沒有多少銀子,只有木材、毛皮、吉貝布和水牛。”
寧崎很想插嘴說我們要人,要你村子里的所有活人。不過周恒行已經搶在前面回話了“可以,這些東西我們都接受。”
于是很快有人抱來了成捆的牛皮、鹿皮、野豬皮,以及一匹匹的自紡吉貝布。至于水牛,交易可以先達成,但這牛工作組暫時還不打算收,因為目前的臨時牛棚已經容不下新來者了,這玩意兒牽回去還是累贅,至少也要等到過些天農業部的新禽畜養殖基地建起來了才行。
當然,這些表面上的交易其實都不是工作組所看重的,所以過程中也并沒有跟黎人進行太多的討價還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而峒主符諾對于這些漢人能大大低于以往交易對象的價格也是大為滿意這次交易的食鹽和鐵器的價格甚至還不到以前漢人商販的三分之一,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半賣半送了。
而后雙方定下了協議,以后每月的初一、初十、二十這三天,穿越眾都會在二號基地附近開設集市,黎人所需的各種物資,而黎人也可以按照商議好的價格,向穿越眾出售他們所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