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崎毫不猶豫就拒絕了這種窮兵黷武的建議。這倒不是他不知道山地部隊的作用,而是現在勞動力緊缺的局面容不得軍警部在短時期內繼續擴張職業軍人的隊伍了。要照執委會大部分委員的意見,軍警部這邊除了出海巡邏人員和勞改營的看守之外,其他的人現在統統都應該放下槍上工地搬磚去。寧崎認為,就算要組建山地連山地營山地師什么的,那也必須是在田獨鐵礦和配套的煉鐵設備投產運行,穿越眾能夠開始利用本地資源生產一些初級武器之后再進行招募,否則難道就用現有的鐵制農具去武裝征召的黎人士兵嗎
但寧崎的想法只是單方面的,以現代人的思維他大概無法理解黎人對于更高層次文明的向往,這已經不僅僅是吃飽穿暖的問題,還有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即便是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見識有限的黎人,其實心里也一直有著走出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夢想。像符諾這樣老到混吃等死的黎人尚且希望后輩能有出頭的機會,有這念頭的年輕黎人就更是不在少數了,比如符諾的孫子符力就是其中之一。
符力今年十五歲,到明年開始就必須要服官府的兵役勞役了。像符山峒這樣的大寨子,崖城官府定下的兵役勞役都是相當之重,每年必須出三百青壯勞力,自帶行李和勞動工具到崖城去服三個月的勞役,若是遇到戰事,便勞役轉兵役。如果在兵役期間上了戰場,那么多少還能拿點報酬,否則整個服役期間所做的一切都是義務勞動。
對于這種苛刻的條件,符力倒并不是特別反感,因為爺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描繪過明人城池的景象,他也一直很想去崖城看看那里高大的城墻、繁華的街道、堅固的房屋,甚至是拿著明晃晃大刀的士兵。只是礙于年紀太小,一直沒有得到允許,這讓他時常都恨不得能一夜之間長成大人,然后就能堂而皇之地跟寨子里的長輩叔伯一起去崖城了。
符力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田獨河的入海口了,但那里非常荒涼,除了很少的漢人漁民和每年都會來的南海海盜,沒人會在那地方落腳。但這兩天來到峒里做客的這些漢人商販,據說就已經在河的下游住下來了。這些漢人商販除了穿著打扮與以往來黎峒做生意的商販不同之外,他們所的商品也明顯比以前的要好得多以前的鹽販子可沒有賣過這么細白的鹽,而且鐵制農具也一向都是違禁品,每次黎人都要出大價錢才能換到幾把鋤頭或是鐮刀。
符力聽不懂這些漢人的語言,但他能從對方的眼中感受到友善。昨晚在爺爺睡下之后,符力偷偷把漢人送給爺爺的那兩把短刀拿了出來把玩了一番。那錚亮的刀鋒真的非常鋒利,輕輕揮動就可以削斷手指粗的樹枝,比自己平時所用的鉤刀可厲害多了。爺爺說這些漢人能把這么好的武器當作禮物送給黎人,說明他們真的對黎人沒有包藏禍心。
得知漢人商隊就要離開,符力忍不住也混進了護送的隊伍。他是峒主的孫子,自然不會有人對此提出什么異議。符力很想去漢人的地方親眼看一看,他們究竟是怎么造出這么多好東西的。聽說這些短毛漢人接下來還會允許黎人子弟去他們的地方讀書識字,而這也正是符力最為向往的事情之一。那些漢人所掌握的知識,那些黎人渴望知道的東西,不都是用漢字寫在書本上的嗎符力覺得只要自己能識得漢字了,就自然能學到這些技能,到時候再帶回黎峒去造福鄉親父老。
符力的確是一個幸運的人,他在抵達臨時營地之后不到五分鐘就被穿越眾們注意到了當時他正背著一捆牛皮打算從大門口直接混進去。
修建水電站的物資絕大部分都已經送抵了臨時營地,鑒于其中有水輪發電機、成套配電設備等重要物資,特別工作組專門把黎人貨物交接地設在了營地外面,所以試圖進入營地的符力就變得十分顯眼了。好在寧崎認出了這個少年是符峒主的家人,趕緊讓抓住他的哨兵放了手。
符力沒有學過官話,他所說的話也只有周恒行才能聽懂了。寧崎找來周恒行,足足花了五分鐘才弄明白符力的意圖,聽完之后愕然對周恒行道“你說這小子想留在我們這里學東西覺悟很高嘛這是打算要主動投身革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