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穿越行動時間一早就定下了,所以為了能趕在穿越后種上一波春稻,農業部特地采用了秧齡較短的水稻旱育秧技術,但就算如此也有長達約三十天的育秧期,所以農業部在英州裝船最后一批農用物資的時候,這些秧苗可是連土帶苗一起移到船上的,而之后數天中要保持環境的溫度濕度和足夠的日照時間,農業部和執委會都是花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如果在最后的插秧過程中因為操作不當造成秧苗的折損,那的確是很令人心痛的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農業部沒辦法在穿越前進行大規模的育秧,最終培育的秧苗大概只夠種植兩百畝地,剩下的耕地將會種植玉米、大豆、薯類等雜糧作物,作為糧食的補充。不過農業部對糧食產量還是比較樂觀的,這些從后世帶來的優良品種可不是黎人種植那種近乎野生的山欄稻可比的,只要不出現大面積的自然災害,農業部認為到這一季水稻收割的時候再怎么差也能達到五十噸以上的總產量。加上其他雜糧作物和現有的糧食儲備,農業部預計在一年內不會出現明顯的糧食缺口。而隨著穿越眾控制的勞動力逐步增加,開墾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種植面積也會相應增大,在本地人口沒有發生爆炸性膨脹的情況下,糧食肯定是夠吃了。
說是困難時期一視同仁,但農業部給小護士姐妹安排工作的時候多少還是有點照顧兩個人共用一臺單人操作的插秧機,這么一來實際上就可以讓她們輪流休息了。從來沒下過稻田的兩姐妹當然不會那么順利就完成任務,事實上在開始獨立操作不到兩分鐘的時候趙曉若就腳下一滑,一屁股坐進了泥塘里。而吳巧也未能幸免,同樣也在插秧的過程中變成了泥鰍精。不同的是趙曉若偷偷地用手抹掉了眼淚,而吳巧卻是坐在泥塘里哈哈大笑,仿佛揀到寶一樣。整整一個上午過去,兩個人輪流下田作業,也就完成了不到兩畝地的插秧工作。直到中午有人送來飯菜,兩個泥猴才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放聲大笑起來。
前方的水電站工地干得熱火朝天的同時,在田獨河東岸的農業開發用地上,有一群人也正在認真勞作著。這些人的主力是農業部下屬的十幾號人,因為目前勞動力緊缺的關系,甚至連袁若修和朱萍這對老夫妻都挽起了褲腳下到田地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留守一號基地的婦女,穿越前這些人的農業知識大概就停留在能認出超市里賣的那些蔬果的水平,很多人甚至連長在地里的水稻都沒親眼見過,但她們現在必須跟農業部的人一起,趕在谷雨來臨前兩三天時間里將已經培育好的水稻秧苗播種到田里。
趙曉若脫掉鞋,小心翼翼地把腳伸進了渾濁不堪的泥塘中,那種冰涼的觸感讓她在下意識縮回腳的同時,又有些異樣的興奮感。趙曉若出生在醫學世家,從小到大,她所受到的家庭教育都是要講究干凈衛生,一塵不染,別說像進到這種泥塘,就算是無事每天也至少要洗上十次手。從上海交大醫學院護理專業畢業之后,她的生活習慣更是有著從“講衛生”向“潔癖”發展的趨勢,在今天之前她甚至都沒法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會光著腳站在水稻田里插秧。
趙曉若還在發呆之際,旁邊伸過一只手在她胳膊上輕輕一拉,她便不由自主地一腳踩進了水田里。
“啊呀你這丫頭”趙曉若知道這是自己的好姐妹吳巧,只是嗔怪了一聲。吳巧和她一起長大一起讀書,進了同一所大學讀同一個專業,畢業后又進了同一家醫院當護士,最后甚至一起背著家里報名參加了穿越行動,這關系鐵得如同親姐妹一般。只是吳巧與她的性格有所不同,情緒更加開朗,有什么事也不會藏在心里。
吳巧笑道“行了大小姐,今天可沒人來幫你了,你還是老老實實自己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