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彌和謝春都下意識地想要埋頭躲避,但看王湯姆一動不動的樣子,又為自己的膽小感到有些羞愧。其實王湯姆不動是因為他很清楚,在這種距離上不管是射程還是射擊精度,這種劣質土炮都無法擊中自己這艘船。這個時期除了西方一些航海國家開始建造的炮艦之外,東亞的海戰還停留在跳幫和火攻為主要進攻方式的水平,船上為數不多的艦載炮基本就是拿來聽個響,壯壯膽,實戰中能起的作用相當有限。
果然炮彈最后落水的地方距離鐵殼漁船至少還有三四十米遠,打完這一炮之后,對方船頭上就沒了動靜,倒是從船舷邊又伸出幾只火銃,噼噼啪啪的放了幾響。還有人手里拿著刀槍探出身子大聲叫罵,只是距離太遠也聽不起對方叫罵的內容。這樣的攻擊在王湯姆看來只能說是聊勝于無,嚇唬的作用大于殺傷。不過對方既然主動就發起了攻擊,至少也能藉此肯定了對方的身份絕非善類,這樣穿越眾接下來要動手也就沒什么心理壓力了。
“我看他們的確沒有料到我們會出港來迎接。”王湯姆輕拍了下孫長彌的后背“船交給你了,我得出去教教他們怎么做人。對了,聯系一下陶總,告訴他我們這邊已經開打了。”
前甲板上蹲伏著的武裝人員們這時候早就已經架好了槍,就等著王湯姆這邊下命令了。王湯姆提著hk416走到前甲板上,穩穩地站定了身子,大聲說道“節約子彈,瞄準再打,每人十發,自由射擊”
因為攜帶的彈藥非常有限,軍警部的成員們只在穿越前打過幾次實彈,而在穿越之后甚至都沒有進行過實彈射擊訓練,今天這可算是撈著好機會了,立刻清脆的槍聲便在前甲板上響了起來。
為了保證鐵殼漁船的安全,最后與對方船隊領頭兩艘大船交錯而過時,中間的距離至少還保持在三十米以上,比起今天下午北美幫調戲菜鳥船員的時候可遠多了。這樣的距離加上海浪的顛簸,對于缺少實彈射擊經驗的穿越眾來說并非理想條件。盡管如此,上百發子彈的集中射擊還是有人幸運地擊中了目標,因為對方的甲板上傳來了清晰可聞的慘叫聲,而且聽聲音中彈的似乎還不止一人。
盡管海岸邊停放著四艘鐵殼漁船可用,但孫長彌還是決定只出動其中的兩艘。這不是為了節約油料考慮,而是實在沒辦法的事情目前穿越眾當中學會開船的人倒是有七八個了,但要說水平靠得住的,仍然只有他和越之云兩人。當然這種說法是把北美幫全部排除在外的,他們雖然都會駕船,但到了需要出動鐵殼漁船的時候,更適合他們的位置是拿槍的戰士而不是操舵的船長。
孫長彌和得到消息趕來的越之云各帶了三個人上船,剩下海運部的人一半上了“新世界號”,另一半留守在一號基地的防御工事內。
軍警部的動作也相當麻利,幾乎就在漁船啟動引擎的同時,軍警部的隊伍也開始登船了。按照每艘船配備十名武裝人員的預設行動方案,北美六人分為兩組分別登船,一組是四名華裔加上六名軍警部成員,另一組是洋大夫組合加上被強行帶上船的顧凱以及七名軍警部成員留守人員中說英語的實在太少,只能把顧凱暫時抓了壯丁。其余的軍警部成員也將和海運部的人一起,分別防守“新世界號”和一號基地這兩個戰略要點。
在此過程中榆林角哨所的匯報一直按照兩分鐘一次的頻率傳來對方并沒有放慢船速或是改變方向的意圖,仍是繼續徑直駛向勝利港港灣。
“出發”孫長彌一聲令下,柴油發動機發出震耳的轟鳴聲,螺旋槳攪動出大股的水花,推動著長近三十米的船身緩緩駛離了躉船。
考慮到穿越之后的軍事用途將遠遠大于民用,這幾艘鐵殼漁船在穿越前都由海運部按照軍警部的要求進行了小規模的改造,除了拆去一些諸如北斗導航系統之類派不上用場的工具之外,還特地將前甲板船舷加高了一截,并且在船舷上留出了若干個射擊孔位,這樣可以給甲板上的武裝人員更好的防護,同時也便于他們在風大浪急的海面上可以采用較為穩定的蹲姿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