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還有幾個名額是留給本地明人的,這主要是方便穿越眾與崖州當地民眾的交流溝通和信息收集。已經成為老牌帶路黨的于家父子因為曾經多次去過崖州城而再次光榮當選,而除了他們之外,執委會為了彰顯實力,拉攏關系,還特地指名了符家峒的未來峒主符力。
符力這些日子里一直就住在二號基地外的黎人臨時聚居地,每天白天去水電站工地上與其他黎人一起勞作,晚上則是去周恒行的語言學習班練習漢語。最近他已經轉到寧琦的班上,和其他粗通漢語的黎人一起開始接受穿越眾專門進行過精簡的初級教育主要是以基礎數學為主,目的是讓黎人能盡快接受穿越眾接下來將會推出的“勞工等級制”。同時寧琦會在課余召集明人和黎人的小孩,進行有針對性的文化灌輸,比如讓他們觀看一些精心準備的宣傳片。
當投影屏幕上出現了高樓林立的城市,車輛如織的高速公路,巨大如山的遠洋船舶,所有的孩子都驚呆了。符力還曾在課后詢問寧琦,他所看到的那些不可思議的畫面是否就是仙境的影像。
寧琦的回答在數十年后都還深深地記在符力的心中“這不是仙境,這就是執委會將要帶領你們去建設的新世界。”
袁若修提出的這個人民公社試點方案,與執委會目前正在籌備的一個項目倒是不謀而合。
北美幫完成廢鹽田地區的查探任務之后,執委會還沒來得及對他們的報告進行討論,就發生了海盜來襲事件。現在海盜的事情基本已經處理完,局面也穩定下來,鹽田項目就被重新提回到議事日程當中來。
開墾這塊廢鹽田地區并沒有太大的技術門坎,就算沒有真正在鹽田工作過的穿越眾,信產部的大資料庫里也有詳盡的方案可供參考,從設計施工到投產運行,涵蓋了鹽田生產的各個方面。雖然限于這個時代的條件,穿越眾的鹽場可能無法達到后世的海鹽生產水平,但要做到控制成本的同時,讓產鹽率和品質超越同時代的鹽場卻沒有太大難度。在執委會看來,只要海鹽產量上了規模,那么穿越眾的對外貿易之路就算是有了基本的保障。
目前在這個項目上困擾執委會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是鹽場的防御體系,二是鹽場的管理體系。防御上還好說,根據軍警部的建議,可以把鹽場工人的定居點設在遠離海岸,內陸靠山的地方,一旦海上有敵人來襲,可以通過榆林角哨所的示警,讓鹽場工人提前進山避險。但管理體系的問題就沒那么好解決,如何合理地組織一幫本地百姓入駐鹽場,在組織生產的同時還要將其納入到穿越眾的統一民政管理之下,并不是那么容易辦到的事情。
但袁若修提出的人民公社方案無疑是給執委會點亮了一盞明燈,這種可以將生產、生活、政權的管理合并到一起的組織形式,相當適合穿越眾在目前時期的墾荒屯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