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種種念頭的民眾開始涌向了報名點,其中以榆林漁村的居民們最為積極。這些人最早跟穿越眾接觸,得到的實惠也是最多的,穿越眾來到這里還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他們的收獲就已經超過以前忙活半年了。至于說穿越眾的土地政策在未來會不會得到大明官府的承認,漁民們并不是很擔心,這地方本來就是三不管的地域,連崖州征糧的小吏都從不在附近出現。
何況他們也已經見識了穿越眾的厲害,不管是大明水師還是南海海盜,不都一樣被揍得屁滾尿流前兩天村里的于小寶跟著穿越眾去了趟崖州城,據他所說,那被俘的明軍軍官老爺這次能被放回去,也是已經跟穿越眾達成了合作協議,以后就是幫穿越眾跑腿賣命的角色。這個傳言的可信度很高,因為田獨河上游的勞改營里,到現在都還關著幾十號明軍俘虜。穿越眾行事如此高調,很難想象官府的稅吏來這地方會是什么下場。
而黎人的想法更為實際一些,他們在這段時期內用勞動換取了糧食和其他物資,這已經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現在穿越眾宣布說只要加入那個什么公社,就能獲得更好的待遇,這實在沒什么可猶豫的。符力更是不遺余力地替穿越眾在黎峒進行宣傳,讓那些一心向往山外生活的黎人青年們紛紛動心,加入了報名的隊伍。
符力自己也想報名進公社,不過卻被寧崎從隊伍中揪了出來。考慮到符力是符山峒峒主繼承人的身份,穿越眾有意將他打造為未來海南黎人的精神領袖,或者按對內的說法叫做統治傀儡,基于這樣的出發點,執委會是不會同意讓符力進公社去當個普通勞動者的。最后在寧崎的建議之下,專門成立了一個“漢黎友好合作會”的雙邊協調機構,未來這個機構將會被作為黎區工作的主管單位,而符山峒少主符力便在這個機構里獲得了“名譽顧問”的職務,他行將就木的爺爺符諾則是出任了掛名性質的“名譽會長”一職。
符力不太明白什么叫做“名譽顧問”,寧崎對此也思索良久才解釋了這個他臨時想出來的職位“所謂名譽顧問,就是既有名氣又有信譽的專家,你符力就是黎族問題的專家,黎人和我們的接觸中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你來和我們進行溝通。”
“這么說今后我可以代表所有的黎人了”符力頓時感到一種神圣的榮譽感,對于因為寧崎的阻攔而不能加入公社的事也就沒那么耿耿于懷了。
本來執委會給公社招人定下的期限是十天,但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就已經報滿了原定的名額。于是公社的組建時間得以大幅度的提前,在完成了資料登記之后,相關部門就開始組織這些本地百姓進駐他們將在未來生活的地方。
因為鹽場地處勝利港之外,軍警部暫時無法在鹽場設立有效的防御力量,所以執委會對鹽場公社的人員甄別頗為細致,唯恐其中混入了身份不明的人。以榆林漁村村民為主體的鹽場公社,最終招收了四十二戶共一百三十七人,其中男子九十七人,女子四十人。而于大山因為一貫表現良好,被任命為了鹽場公社管委會的特別助理,直接享受三級勞工待遇。他兒子于小寶的編制也在鹽場公社,不過因為要在穿越眾的初級學校學習,于小寶平時都將住在田獨河上游的二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