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農場公社的時候,那些人可沒誰向古衛提出過這樣的問題,或許有些人是想到了也不敢問。軍警部當然也沒有指望那個“代崖州招兵”的借口能糊弄住所有人,總有一些聰明人能看破這中間的貓膩。只是古衛萬萬沒想到的是,居然是一貫老實巴交的于大山先提出了這個問題來。
于大山臉色一下變得煞白,連連擺手道“沒有沒有不敢不敢”
“別怕”古衛也知道自己的口氣大概是嚇著于大山了,當下壓低了聲音對他問道“有多少人跟你一樣的想法”
于大山結結巴巴地應道“沒沒了,我沒對其他人說過。”
“其實吧,我們這次招的不是兵,是警。”古衛知道這事要是不說個明白,像于大山這樣的人只會越來越害怕,而這種情緒一旦傳播開去,對控制歸化民的思想絕不是好事,所以他立刻搬出了軍警部準備好的另外一套說法“我們招這些人,主要是用來維持地方上的治安,平息糾紛、緝捕盜匪、抵御海賊,其實就跟巡檢司做的事是一樣的。不過我們是自己招人自己養,也不需要聽崖州的調動。我這樣說你明白了嗎”
“明白,明白。”于大山抬手抹了抹額頭的汗水“我會把長官的意思原原本本告訴后生們,免得他們胡思亂想。”
“懂事難怪執委會這么看重你”古衛覺得于大山很是知情識趣,自己并沒有把話點透,于大山便已經知道該怎么做下一步了。
雖然過程還算順利,但結果仍然不甚理想,古衛在鹽場公社最后只挑出來二十多人。當然,如果不是安西全程黑臉跟在旁邊,古衛或許會厚著臉皮再要幾個人。
這樣一來,從原本軍警部預計的兩處兵源集中地,招收的人連預計數目的一半都還沒到,這個狀況顯然是沒法讓軍警部感到滿意的。于是備用的計劃就不得不再次被提了出來征收本地少數民族青年入伍。之所以這里會提到少數民族而不是黎族,是因為目前穿越眾的地盤上已經開始小規模地出現了苗族的打工者。他們來自比黎族峒寨更遠的深山里,生活狀況也比黎人和本地漢人更為貧困。
這些苗人基本都是嘉靖至萬歷年間被征發來海南平亂的苗兵后裔,崖州志中有記載,“蓋前明時,剿平羅活、抱由二峒,建樂定營,調廣西苗兵防守,號為藥弩手。后營汛廢,子孫散居山谷,仍以苗名。”因為他們的客軍身份,本地的漢人黎人都不太待見他們,以至于這些人只能定居在深山之中。
軍警部一開始沒有過多考慮將黎苗兩族作為兵源,是認為這些人尚未完全開化,而且不同民族的混雜可能會給后續的軍事訓練造成一些麻煩。但現在根本就招不齊預定數目的兵員,讓軍警部不得不重新開始考慮招兵計劃。
軍警部里本來就有不少人贊同從少數民族征兵,前次去符山峒做交易的時候,就有人已經在建議組建黎族山地部隊,只是當時因為各方面的條件不成熟被否決掉了。現在舊事重提,還加上了一個同樣善于山地作戰的苗族可供選擇,這種組建多民族混合部隊的呼聲就又變得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