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情況已經有所不同,羅升東背后有了海漢人這個大鹽商盡管現在說“大”還稍微早了點,但羅升東毫不懷疑陶東來對他承諾的“下半年鹽場日產將達兩千斤以上”這種豪言壯語。
羅升東現在非常感激老爹當年把他送去讀了幾年私塾,還學會了識數算帳,否則他現在恐怕都算不清自己一年到底能掙多少。崖州一地居民就有兩萬余人,按照海漢人的說法,人均年消耗食鹽五斤,那就是十萬斤上下,一斤私鹽只掙一錢銀子,這也是每年進賬萬兩白銀的買賣
這可不是當初在崖州城里嘴上說說的生意,而是實實在在銀子已經送到了嘴邊,讓人根本就無法拒絕。羅升東一邊心中默念“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邊在施耐德拿出來的貨單上簽字畫押,簽收了這兩千斤食鹽。
眼看著終于把羅升東徹底拖下水,收買腐蝕明軍高級干部的計劃算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陶東來也是難掩興奮之情,當著羅升東的面就給任亮打去電話,讓他盡快安排勞改營中的明軍俘虜結束現在的苦役生活,在待遇上給予一定的放寬。另外羅升東指名的數人,也將在他返程時得到釋放,一并返回崖州。此時還留在勞改營的四十多個明軍俘虜也算時來運轉,若是羅升東再遲來幾天,指不定他們當中就會有人被惡人工頭高橋南操練致死了。
辦完了商業的事,陶東來索性帶著羅升東坐船去了新兵訓練營,一則他也想親眼看看這批新兵的訓練進展,二則順便也可以借此再敲打一下羅升東,讓他知道執委會手中所掌握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羅升東張了張嘴,卻連一個字都沒說出來,因為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去反駁陶東來的說法。要論嘴炮功夫,十個羅升東都未必頂得上一個陶東來,不管是眼界、學識還是成熟的世界觀,兩人的水平都相差得太遠。但就算辯不過對方,羅升東仍然不愿放棄自己的立場。
陶東來也沒有急著要乘勝追擊的意思,只是饒有興趣地看著羅升東,要等著看他還能如何反駁。
“但你們終究是外來者,而我大明才是這萬里國土的統治者”羅升東的每一次反擊,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思考,而且內容也顯得越發的蒼白無力。
“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們并沒有打算要武力推翻現在的朝廷。”陶東來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至少在如今的朝廷對我們采取敵對的態度之前不會那樣做。”
“你們罷了,若是貴方只求通商貿易,不犯我大明天威,想來也不會有人主動找貴方的麻煩。”羅升東在船上看到火炮試射的場景之后,基本就已經絕了武力對抗的念頭,眼下能做的也就是退而求其次,指望海漢人能出于利益考慮,主動保持和平,否則雙方一旦開戰,自己這個水師把總恐怕就是死得最快的。
陶東來只是笑了笑,沒有就這個問題再繼續下去,轉而問起了另一件事“我記得你回去之前,曾經說過會送來十倍的人口作為你和你那些部下脫身的交換,我琢磨著怎么也該得有百人吧不過我剛才問了一下,好像這次來的就只有五戶船匠,這是怎么回事”
羅升東聞言起身,頗為嚴肅地抱拳道“陶長官,說到這件事,在下也有一事相求。”